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大哥说莫言 管谟贤做客聊城

发布:2014-12-22 9:39:47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18日,莫言的大哥管谟贤做客聊城大学,从一个亲人的独特视角披露了莫言成长、文学创作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其中有莫言与家人、家乡的故事,有莫言小说背后的故事,有莫言“第一个老师”——爷爷给小莫言讲的故事。

  报告会现场,管谟贤与在校大学生及莫言粉丝面对面交流。管谟贤坦言,爷爷对莫言影响颇深,莫言著作里的40多个故事都是爷爷当年讲过的。

  有大学生提问“物质与创作间的关系”,管谟贤笑答:莫言从小立志当一名作家,就是为了过上一天吃三顿饺子的日子。

  兄弟相通,一脉相承。管谟贤的外形与莫言有几分神似,他幽默风趣的谈吐,多次令在场观众捧腹……

管谟贤230_副本.jpg

  图片:莫言的大哥管谟贤做客聊城大学。

  谈家人 爷爷是莫言的第一个老师

  “准确地说,爷爷才是莫言的第一个老师!”管谟贤坦言,“我们的爷爷管遵义,生于1895年,享年84岁。他既没有《秋水》《红高梁》中的爷爷那般传奇式的英雄豪气和壮举,更没有那般痛快淋漓的风流韵事。我们的爷爷是一个忠厚老实、勤俭持家、聪明灵巧的农民。爷爷一生务农,又会木匠手艺,种田是一把高手,木匠活也做得漂亮,不管什么复杂的家什,只要看了样子,他都能照样做出来。”

  爷爷一生乐善好施,亲友、邻居来借钱、粮、柴草,有求必应,而且从来不登门讨账,最多到年关时对奶奶说:“某某还欠着什么什么没还呢!”有很多就是白送。

  爷爷是文盲,但十分聪明。他能打一手好算盘,再复杂的账目也算得很清。过去村里人买卖土地,不管地块多复杂,他都能很快算出它的面积,从三皇五帝至明清民国的历史变迁,改朝换代的名人轶事,他可以一桩桩一件件讲得头头是道,不少诗词戏文他能够背诵。至于满肚子的神仙鬼怪故事,名人名胜的传说,更是子孙辈夏日河堤、冬季炕头上百听不厌的精神食粮。

  “我有时候想,爷爷要是有文化,没准也会当个作家。准确地说,爷爷才是莫言的第一个老师。莫言作品中,绝大多数的故事传说,都是从爷爷哪儿听来的,如《球状闪电》里兴子赶考救蚂蚁,《爆炸》里狐狸炼丹,《金发婴儿》里的八个泥瓦匠庙里避雨,《草鞋空窨子》里两个姑娘乘凉、笤帚疙瘩成精,红高梁里綦翰林出殡等等。” 管谟贤笑着说:“如果把爷爷讲过的故事单独回忆整理出来,怕是要出一本厚厚的《民间故事集》呢!”

  谈家乡 高密东北乡让莫言时刻眷恋

  目前为止,莫言的大部分作品中的故事,都发生在高密东北乡。高密东北乡被莫言称为“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凡脱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可见,高密东北乡已不是一般地理上的名词,它已成为莫言作品的一种文学背景的代名词。尽管如此,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与现实中的高密东北乡仍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

  真正的高密东北乡是指现高密东北隅的河崖镇、原大栏乡这一片辽阔的土地。这里地势低洼,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夏天,这里一片汪洋,水里鱼游虾跳,天上水鸟飞翔;秋天,大雁在这里栖息,狐狸野兔在这里出没。但是,待到莫言长到能割草拾柴的时候,这里的景物已不及从前。

  上世纪70年代,整个高密东北乡一直贫穷落后。乡亲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祖祖辈辈在这块土地上刨食,从来都是半年糠菜半年粮。仅以平安庄为例,新中国成立前仅有两户地主,也基本不住在村里。地主和其子女多住在县城或青岛。很多人外出讨饭或闯关东。胶河年年发大水,十年九涝。每逢胶河发大水决了口,河水夹带着大量腐殖质和泥沙,把地里於上厚厚的一层肥泥。秋天种上小麦,不用施肥,来年可收一季好小麦。所以,老辈人都说胶河是一条“富河”。河水清澈甘甜,鱼虾取之不尽,食之不竭。后来胶河上游修了王吴水库,螃蟹没有了。再后来,到了上世纪70年代后期,气候干旱,胶河水干鱼净。现在,只剩一条干涸的河床,死气沉沉地躺在那里。

  但是,现在乡亲们的生活却富裕起来了。高密东北乡因为地广人稀,所以成为高密粮食和棉花生产基地。夏季,田野里翻腾着金黄色的麦浪,小麦堆成山,一年收的三年吃不了。秋天,大豆摇铃,棉花含笑,高梁红了脸,谷子弯了腰,一派丰收景象!

  旧社会的高密东北乡土匪横行,拉驴的、绑票的、游击队、黄皮子都有。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的就草头王。夏秋两季青纱帐无边无际。在这里上演了多少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流传着多少引人入胜的传奇故事!这里是滋生文学的土壤,是莫言《红高梁》《丰乳肥臀》故事的背景。

  管谟贤深有感触地说:“喝胶河水长大的莫言也时刻眷恋着这个地方!”

  谈成长 入伍成就莫言作家未来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管谟贤和二弟谟欣、三弟谟业(莫言)渐次长大成人,当后成了他们共同的梦想。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管谟贤和二弟谟欣都没有当上兵。

  转眼间,莫言也长大了,虽然他连小学没上完就辍学了,但由于天资聪颖,刻苦好学,文化水平早已比当时农村联中的中学生还高。当时的农村连温饱都没解决,大学又不招生,所以当兵就更加成了农村青年梦寐以求的事。莫言也是从18岁开始年年报名,年年体检合格,年年都参不成军,入不了伍。转眼到了1976年,莫言已经21岁,如果这一年再走不成,第二年就超龄了。

  当时,莫言正在县第五棉花加工厂(河崖)当临时工,工作认真负责,工余时间写表扬稿、办黑板报,还为职工上课,帮大家学文化,因此受到领导表扬。年初征兵工作开始,上级说符合条件的临时工可以在厂里报名,莫言第一个报了名。厂里领导也帮了忙,部队上来带兵的领导也喜欢他。此时,因为全公社的劳动力都去了离家百多里地的胶莱河工地,大队支书、大队长、民兵连长全上了工地,没有人出面刁难阻拦。当时莫言得知自己已经被批准入伍时,十分高兴,兴奋得恨不能找个地方大哭一场!

  管谟贤说:“后来莫言来到位于黄县的总参某部当兵。莫言当兵的消息是莫言自己写信告诉我的,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莫言写的东西,当时就让我吃凉不小。因为那封信写得太好了,不光是文理通顺,而且文采飞扬。信中把自己当兵的经过,当兵的心情,部队的环境,自己的决心写得生动感人。当时我正在教一个高中班,学生作文一律是‘碰到困难,学习语录,问题解决’的‘三段论’模式,毫无真情实感。为了教学生作文,我在班上把莫言的信读了,然后告诉学生,写信的是一个小学没毕业的人,可见作文不难,关键是要用功。这件事对学生教育很大。所以事情已过去了三十多年,我至今记忆犹新。”

  莫言当兵,圆了哥仨儿的当兵梦。从此,莫言在部队锻炼成长,入了党,提了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作家。“我想如果当初莫言当不了兵,莫言绝成不了作家!所以解放军是一所大学的说法是绝对正确的!”管谟贤说。

  谈创作 “当作家一天能吃三顿饺子”

  莫言是怎样走上文学道路的?

  “当兵后,莫言进了机关,是个技术部门。1978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了,莫言写了血书要上前线,但领导没批准。”管谟贤说,“过了不久,领导让他考大学(军内院校,在郑州),他苦苦准备了半年,全家总动员,全力帮助他。谁知,在考前不久的一天,领导对他说,不要去考了,名额没有了。这件事对莫言也是一个打击。怎么办呢?他爱好写作,只剩下写小说,当作家这一条路了。”

  管谟贤坦言,“当作家一天能吃三顿饺子”的故事,确有其事。有一邻居,新中国成立前是村里最大的地主。土改时被扫地出门,逃亡青岛。这家有一子,他从青岛考入山东师院中文系,1957年被打成右派,“文革”中被开除公职,发配至老家当农民,管制改造。农闲时,他对莫言说,济南有一个作家,一本小说得了七八千元稿费,一天吃三顿饺子。过去,在北方人的理念里“舒服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饺子是最好吃的东西。十一二岁的莫言自然信以为真,立志当一名作家,过上“一天吃三顿饺子”的日子。

  这目的并不高尚,但与他后的创作理念“作为老百姓写作”也是一脉相承的。莫言虽说成了世界名人,当了作协副主席,但他仍是一个老百姓,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只不过“是一个会写小说的农民”。此话不应单单理解为谦虚。

  “我们高密莫言研究会孙惠斌会长对此进行过探讨,归纳了‘四个莫言’,即‘天才的莫言’‘勤奋的莫言’‘高密的莫言’‘世界的莫言’。前面三个概括了莫言之所以成为莫言的原因。第四个是我们当时的希望,现在也实现了,莫言终于走向了世界,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赞扬。”管谟贤说。记者 许金松

  ■人物名片:管谟贤,山东高密人,1943年重阳日生,作家莫言的大哥,中学高级教师。1968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到沈阳军区旅大警备区守备三师锻炼一年,后在湖南浦沅工程机械厂工作了十七年,当过工人、子弟学校教师、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1987年调回家乡,在高密一中担任副校长,后兼任党委副书记,2003年退休。

(记者 许金松 摄)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