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聊城南董绘画面临生存危机 全村竟仅剩两人坚守

发布:2014-10-24 8:49:32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10月16日上午,在茌平县城一小区,80岁的董友怀看着自家画室内刚刚完工的几幅古代人物画,怡然自得。

  同样是在这一天,在茌平县杜郎口镇南董村的一个小院内,75岁的董兆生,也刚刚完成了一幅《十八罗汉图》的勾线画谱。

  按辈分论,董兆生是董友环的侄子。作为同一个村子的两个人,他们还有着另外一层更志同道合的关系:南董村仅有的还在坚持创作中堂画的两个人。

  晚清时期,被道光帝授为文林郎的董立元,是南董村第八世子弟,他善花鸟、工人物、精肖像,尤其是人物,无不惟妙惟肖,形神俱备。一时与其他两位大家并列,有“崔字(崔班的字)杨虎(杨频的虎)董人物”之美誉。

  也正是从他开始,南董人世代传承绘画技艺,曾几度形成“户户点染,人人丹青”的壮观景象,特别是中堂画最是炉火纯青、出类拔萃。

  早年,每到春节,南董村家家户户赶集卖画,南董中堂画不仅在附近地区畅销,并且,还随着南董村人的脚步远销河南和湖北,也因此,南董中堂画名声远播。近几年,“南董绘画”“茌平剪纸”“平调秧歌”被茌平县申报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时过境迁,在董立元去世之后不过百余年,南董中堂画虽再现几次小高潮,但却也迅速走向寂寞:年轻人不愿再涉足这一领域,坚持创作的人就剩了两个老人,出类拔萃的画作也是越来越少。

  从轰轰烈烈到归于平寂,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简单地把市场萎缩归结为主要原因是否客观?作为一项市级非遗项目,它的重生需要哪些助力?我们的调查,就从这些问题中开始。

  远销国内外 南董绘画曾经几度辉煌

IMG_9603.JPG

董兆生在勾线。

  至今让南董人津津乐道的,是当年南董绘画兴盛期,家家绘丹青外出去卖画的场景。尤其是到年底,人们习惯于买几幅条屏或中堂画,对南董村民来说,这样的机遇意味着,有时一天能卖几百上千幅。

  “有的人家卖画,一年缴的税就抵一头牛”这是南董村村民对南董绘画曾经辉煌的一种活龙活现的回忆。同样,让董兆生记忆犹新的一次是,他曾一天卖出过三四百幅画。

  传统的南董绘画,主要以工笔和鲜艳色彩为主要绘画手段,同时兼容历史上水墨丹青中国画的古法绘画技巧,作品大多古色古香,从而得到了上至官宦豪门下至黎民百姓的一致欢迎。多年间,南董绘画随市场需求而多有演变,不变的一个特点是,多人物绘像,且人物英睿逼真,其衣纹流畅生动,服饰图案精美绝伦。其中,《三仙炼丹》、《麻姑献寿》、《八仙》等当年董立元的代表作,多被临摹,也构成了南董中堂画的主体。

  据聊城市文史研究会理事、茌平县政协文史科文史研究员刘本科考证,自董立元去世后,南董绘画的兴盛期,大体有这么几个阶段,曾形成举村绘画的动人场面,人们最有印象的一是清末民初,再是解放初期,三是改革开放后的上世纪80年代。

  如今已到晚年的董兆荣,是董立元的五代孙,他从祖辈手里学会了作画,从十几岁开始,就已经走南闯北卖画。他至今对上世纪80年代初期去济南卖画的场景记忆犹新。那些年,每逢冬闲,他就用自行车驮了制作好的画作赶到济南。当时的中堂画十分畅销,他和同去的乡邻,一般都是白天骑车子去市场卖画,晚上就在客店里绘画。绘画的最简便办法就是,借助木板套印作画,有时一晚上就能绘制好几幅。更令董兆荣感到自豪的是,同样是卖画,南董村的画总是比别的画好卖,即使价钱贵一些。他在济南就曾经遇到一位老太太,指名道姓要买南董村的画。董兆荣回到客店,几分钟就给老太太画好了一幅竹子,尺幅不大的一幅画就能买上一元钱。

  村民董兆兰记得很清楚,当时的南董绘画,曾经远销河北、山西、河南、安徽、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特别是南董的中堂画,迎合当时人们喜好色彩艳丽的心理,在色彩的运用上重浓重艳。赶上当时的销路好,常年作画的人也就多了起来,特别是每逢冬闲之时,更是老少男女齐上阵,以致将绘画当作了全村的一项重要产业。

  在当年,南董有“两秋两麦”之说。意思是,全村的绘画收入相当于全村土地的总收入,村子也因此有了“小富董庄”的美称。

  与“小富董庄”美称相对应的,还有一个好玩的说法——“假先生”。意思是,当时的南董村民外出卖画时,长袍短褂,收拾得干净漂亮,每个人都斯斯文文的样子,像教书先生一样,干着轻松体面的活计。

  对这个说法的另外一种解读是,当时的许多南董村民,虽然能写能画,但很多人其实并不识字,他们的字和画,多是家中祖辈经年熏陶下的仿摹之作。

  尽管如此,不能否认,在那样的几个历史时期,南董绘画不乏精品,至今在南董村少数村民手里,还珍藏着祖辈的少量佳作。

  26日上午,在南董村,董兆荣拿出自己珍藏的祖父董兴舜在1989年所画的一幅《古代八仙图》,当时的董兴舜已经85岁,但笔法严谨厚重,人物活灵活现。用董兆荣的话说,这幅画是要做传家宝的,“多少钱都不卖”。

  开创新出路 大家董立元功不可没

IMG_9607.JPG

董兆生展示当年作画时所用的套印木板。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绘画成为了南董村的一个产业,虽然,村民们打心里就并没有把绘画看作是一种产业。

  绘画产业几度带给南董村民富足和体面,在村民心里,那是祖辈留给他们的家传手艺。但要说南董绘画起源何时,由何人开始,普遍的说法是,自始祖董月就开始了,而至第六世董继白,花鸟画就有了较高的水平,特别是他绘制的《牡丹条屏》,从章法布局、构线赋彩,到题字印章,都非常讲究。而至第七世董玉池,其绘画水平基本达到了成熟阶段,他尤工鞍马、山水、人物。至第八世董立元时,南董绘画已至出神入化登峰造极之境,特别是他的人物画,最是惟妙惟肖技艺精湛,时有“崔字杨虎董人物”之美誉。

  这一点也是村民的公认。在他们看来,董立元把南董绘画提升到一个炉火纯青的境界,并给村里人开创了一个新出路。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董立元,才有了南董村后世之人世代习画的传统,以及南董村绘画技艺长期被世人所认知和推崇的社会荣誉。

  在百度百科中,关于董立元的介绍,简短却内涵丰富:幼承祖传,精心研究画事。经曲阜衍圣公孔庆镕推举,赴京考取内阁供事。后调任束鹿县县丞、深泽县知县。他善花鸟,工人物,精肖像。所作半工半写,用笔流畅,怡静圆润,时人把他与书法家崔班、画虎名手杨频并列,有“崔字杨虎董人物”之说。由于绘画卓绝,被道光帝授为文林郎。

  那么,董立元的画到底有多好?至今在村中流传的几个故事,或许可为佐证。

  其中一则,是说他因为擅长绘人物,故而得到衍圣公孔庆镕的看重。

  故事说,董立元和其弟弟曾在曲阜的东关开设了一家画铺,以卖画为生,这时的董立元绘画技艺已相对成熟,而且也有了一定名气。平日除画一些中堂轴子和花鸟虫鱼外,主要的是给人绘像。相对来说,人物像最难画,没有一定的绘画功底是不敢接活的,特别是多人物的组合像,更是最能考验一个画师的本领。而在当时,还没有照相这回事,人们便普遍喜好找人绘制人物像,董立元的买卖也就日益兴隆。

  有一天,画铺里来了一个妇人,怀里抱着个小孩,让董立元给绘像,董立元就像往常一样完成了客人的要求。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妇人却是孔府中人。等这妇人回府让众人看了画像,大家都觉得,真是出神入化活灵活现。当时的衍圣公孔庆镕,便差人送帖子,将董立元邀请到了孔府。

  衍圣公提出,让董立元为其画“全家福”像,董立元倒是应允了,但由于孔庆镕的妹妹是儒门闺秀,按过去孔府的礼仪,是不允许外人当面见的,那怎么能画“全家福”啊?

  传说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后来孔庆镕就和董立元结拜了弟兄,这样一来,董立元就能以孔庆镕弟弟的身份见“妹妹”了。即便如此,相传董立元也不能直视孔府的大小姐,而是隔着珠帘,从侧面看了一眼小姐从门前匆匆走过时的身影。但董立元却据此完美地完成了孔庆镕交办的任务,不但画出了孔庆镕妹妹的真实面貌,而且还采取画其用手绢擦汗的细节,遮挡住了孔庆镕妹妹额边的“胎记”。也正是因为这幅画的成功,自此董立元便被孔庆镕留在了孔府,担任了奎文阁典籍。

  关于这段故事,也有一说是,孔庆镕当时邀请董立元到孔府为其母亲画像,但其母亲有稍微的豁嘴缺陷,而董立元就画了老太太站在鱼缸前,用手轻轻捂嘴笑看孩童在那里观赏金鱼的场景。据村民董兆生说,这幅画,董立元曾拿回老家,好多人见过,当然,董立元拿回来的也许是仿制品。

  此外,关于董立元,在不少地方还以讹传讹地流传着他“卖画葬母”等多个版本的故事,这些故事无不说明他奉母至孝,画技之精,而据刘本科考证,真实的情况是,在母亲去世那一年,他恰好从当时的束鹿县县丞准备调任深泽县知县,还未上任就为母丁忧。而他自己,没等到三年守孝结束后再复职为官,也在老家不幸去世了。

  不过,就是带给南董绘画深刻印记的这么一个人,如今在村子里却已经很难找到他的哪怕一幅作品,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作为董立元五代孙的董兆荣回忆说,“文革”时期,南董村大批的古画被烧毁,其中包括很多董立元的真迹。幸运的是,他家里就曾经珍藏着董立元的两幅画作,但是,早在上世纪80年代,也以每幅2000元的价格卖给了别人,遗憾的是,至今也没有找到这两幅画的下落。

  生存现危机 如今坚持作画的只剩两位老人

IMG_9594.JPG

董兆荣介绍祖父85岁时所画的《八仙图》。

  就在今年“十一”中华水上古城开街期间,村民董兆生作为南董绘画的非遗传承人,在古城现场连续几天挥毫泼墨,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不过许多人并不了解的是,在如今的南董村,只有董友环和董兆生叔侄俩还在坚持绘画创作了。这其中,董兆生字画皆习,董友环以画见长。

  在为南董村修订家谱时,刘本科综合多项资料考证发现,董立元去世时间在在1868年前后,也就是说,距今不过150年。

  那么,几度辉煌的南董绘画,何以不过百余年,便从轰轰烈烈归于平寂?

  在不少人看来,市场的需求变化是其中最为直接的原因。董兆荣和董兆生等人告诉记者,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有玻璃框架的中堂画和条屏等大行其道,相较而言,百姓对传统的纸质作品有所冷落,这直接导致南董绘画销路的大大减少。生产出来的画作不好卖了,村民的积极性大受影响。此后他们发现,外出打工一天的收入也比画画更高,也就更加对绘画失去了兴趣。

  因为绘画市场逐渐式微,本来就是木匠的董兆荣也开始了自己的木匠生涯。董兆荣说,卖一天的画收入也就十几元,但是,做木匠活一天就能挣到五十多元,也因此,本来熟知绘画技巧的董兆荣放弃了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绘画。董兆荣从一位南董绘画师转化成木匠,这也正是其他南董村画师逐渐在生活所迫下转化角色的缩影。

  画作缺少变化也是作品受到冷落的原因之一。董兆荣和董兆生等人表示,在过去,因为绘画高手层出不穷,且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演变,久而久之,可以临摹的画作样本曾有成百上千种,不过“文革”期间,大量样本被强制烧毁,导致如今可临摹的样本数量大大减少。董友怀前一段时间专门对自己收藏的样本进行整理发现,样本只剩下70多种。样本的减少导致作品多有重复,百姓也因此渐渐失去了新鲜感。

  而样本减少带来的生存危机,从更深层意义上也暴露出,以往那种靠临摹仿画的局限性。

  实际上,历史上自董立元之后,也相续出现了不少绘画高手,董立元的两个兄弟因无画作传世,难以究考,但其二弟董立亨曾为孔府诗礼堂启事,想必也曾习画。据确凿线索考证,第九世董芝兰,曾任孔府画师多年,擅长人物花鸟,现存其《苏武牧羊》《花鸟条屏》等代表作。

  董立元三弟之子第九世董长庆也擅长人物画,其墓碑曾说“善图画老而弥工”,其代表作《带子上朝》《天官》等最见功底深厚。

  第十世董学敏也擅长花鸟虫鱼画,存于张海子村张宗元处的横幅《牡丹》,色彩鲜明,章法纯正。第十世董学曾的《双鹿》和《人物条屏》,笔法细腻,也被人推崇,前者存于董兆生处,后者存于董友环处。

  第十一世董兴金,亦曾任孔府奎文阁典籍30余年,花鸟画出类拔萃,人物画亦惟妙惟肖,代表作《仕女蝴蝶》,不但所画侍女出神入化,而且采用淡墨层层烘染的蝴蝶羽翼更是毛茸茸活灵活现。第十一世董兴业是村上屈指可数的绘画大师,而且日军进中原之后他还坚持画,他的《白猿献桃》《禹王锁蛟》《大乔二乔》《团扇仕女》,都成为后世之人的临摹范本。其《八仙》《福禄寿》两幅中堂画,“文革”时因被族人董兴全放在了家中木床下面的横梁上才躲过一劫,而1989年前后董兴全担心保存不好,又转给侄子董友环保存,今日看,应该是保存最为完好的南董中堂画代表作了。

  而在近年来,南董绘画的则更多的是临摹先人作品,缺少原创。其具体做法,一般就是根据前辈的画作,先进行复写般的勾线画谱,然后再仿影上色。勾线先是细致,熟练后就只勾大致轮廓,甚而直接仿影上色。为加快作品的绘制速度,人们后来又变原来的复制勾线,为局部采用木板套印,特别是对衣褶较多、头像复杂等细节繁琐之处,都采用了木板套印的办法处理,这就大大缩短了绘制时间。在当时产业兴盛的那段时期,这样做法能大大增加作品数量,但带来的另一个后果是,过于遵循先人而创新性不足。

  期待再振兴 高水平传统画作依然有市场

IMG_9579.JPG

董友怀在作画。

  村中习画的人少了,坚持创作的人少了,但让人欣慰的是,村民对于绘画的情结仍在。

  很多家庭还收藏着过去或今人的一些画作,在村外田野中的新旧墓碑上,总会看到不少注明其人擅长丹青的字眼。在好多人家,至今还存有画笔、木板等绘画用具等,仍能让人感受到南董村作为绘画之乡的那种特殊氛围。

  16日中午,看着以前的几幅《八仙图》,已经多年不动画笔的董兆荣说:“给我三天时间,还能画个差不多,毕竟家传手艺还在。”

  实际上,为了重新振兴南董绘画,当地曾经两次举办培训班,学员不但注重写谱和仿影,更注重联系现实生活进行独立创作。只是,受现实种种局限制约,如今的南董绘画,已难以重现当年“家家点染、户户丹青”的盛况。

  接受采访时,不少村民提起这件事,都唏嘘不已,在他们看来,老祖宗的手艺,尤其是作为一项非遗项目,不该在这代人手中毁掉。

  董友怀说,这几年,不少人又对传统的书画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不少画作,如今也颇为抢手。更有人曾经多次来到村子里,想找以前祖辈的画作,甚至不惜高价购买,可见,对于高水平的传统画作来说,市场依然存在。这也给村民带来了一个启示:好的东西,还是有人要的。如果想振兴这门手艺,还是要在提升自身功力上做文章。

  举个例子,村中人以前常画的中堂画《八仙图》,因为样本的不同和创作者功力不同,而呈现出多种差异,在汉钟离的胡须以及铁拐李的手臂肌肉等细节处理上,尤其能看出区别,可以说,每个村民心中都有自己的《八仙图》,但真正让大家一致叫好的作品,还是祖先留下的几幅画作。

  在村民们看来,如何重现南董绘画的辉煌,如何让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有人,这不仅仅是当地有关部门的课题,也成为每个南董村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记者 赵宗锋 于新贵)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