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聊城烈士孙秀珍:刘胡兰式的女英雄

发布:2014-10-1 8:50:47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巍巍鱼山屹立,涛涛黄河不息。

  60多年前,在这个山河相映的地方,烈士孙秀珍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迹,传颂至今。

  面对敌人的扫荡,她主动站出来,自称“我就是你们要找的共产党员,我就是鱼山的村干部。”,让乡亲们幸运脱险。

  落入敌军魔窟后,她受尽折磨毒打,几次被打昏迷,始终坚贞不屈。敌人恼羞成怒,竟将其上衣脱去,游街示众。

  敌人本想让她屈服,孙秀珍却借此面向群众高喊:“乡亲们,刘邓大军已经过河南下,快行动起来,迎接全国大解放!”胆怯的敌人,急忙用毛巾堵住她的嘴。

  毒打、羞辱,都奈何不了她,敌人最后下了毒手:活埋。

  在就义的最后一刻,她冲着敌人厉声斥责:“死,只能吓唬你们这些怕死的……”

  1947年,18岁的孙秀珍,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苦孩子:9岁时失去双亲,后参加革命

  1978年10月,时任东阿县委宣传部报道员的刘玉新,接到一个任务:采集烈士孙秀珍的事迹。当时,聊城出版部门抽调全市的精干写作力量,编撰烈士回忆录《光岳春秋》。后来,孙秀珍烈士的事迹编入该书。

  “从前期采写、到后期修改,前后历时一年多,我住到鱼山村,把孙秀珍烈士的亲属、乡亲喊到一块,大家坐床沿上座谈。还去了泰安、济南,采访孙秀珍烈士生前的领导、战友。”回忆起30多年前的这次采访经历,东阿县文物管理所原所长、文史专家刘玉新依然历历在目。

  随着调查采访的深入,孙秀珍烈士的成长历程,在他脑海渐渐清晰,烈士的事迹深深地吸引了他。

  9月27日,刘玉新和孙秀珍烈士的亲属房鹏接受记者采访,讲述这位女英雄的生前故事。

  东阿鱼山,是建安诗人代表人物曹植的埋身之地。鱼山东侧,便是奔流不息的母亲河黄河。

  1929年,孙秀珍烈士就出生在距鱼山不远的东阿县鱼山镇林马村。

  她命运多舛,9岁时父母先后去世。作为家中的独生女,她由该镇鱼山村农民房燕多收养,后来与房燕多之子房义训订了婚。

  房燕多一家本来就生活贫寒,年幼的孙秀珍来到后,这家的日子更难过了。

  懂事的孙秀珍,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一边照顾双目失明的婆婆,一边帮助公公照管黄河上摆渡的生意。生活的艰难,磨练了其坚强的意志。

  摆渡的生活,更是让她接触了外面的世界,从过往的行人那里,她探听到了共产党、八路军、打鬼子等信息。时间长了,她了解到,共产党是为穷人做主的,是打日本鬼子的,心中便生了亲切感。

  194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来到东阿。年仅14岁的孙秀珍,说服公公,两人一块加入了共产党组织的农会。第二年,她又光荣地加入了共产党,积极学习文化知识,宣传红军长征过草地的故事。

  1946年,为了响应党和政府冲破封建枷锁的号召,孙秀珍成为鱼山村第一个剪发、放脚的女性。后来,她还说服动员很多年轻妇女剪发、放脚,解放自己,加入革命队伍。

  这年秋天,孙秀珍参加了中共东阿县委举办的干部培训班,后被分配至六区工作。

  此时,孙秀珍已经成长为一名年轻的革命干部,有文化、有思想,有组织能力。

  侠义女:面对敌军围剿,主动站出来解救乡亲

  在工作中,孙秀珍深受百姓爱戴。对待孤寡老人,她总是牵挂其衣食冷暖,常常把俘获敌军的粮食送给他们。因此,当地群众见了她,都亲切地喊她“八路小干部”,老人有了好吃的,也给她留着。

  自幼失去双亲的她,对乡亲的爱戴记在心间,暗下决心,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1947年夏天,刘邓大军渡河南下,各地掀起了拥军高潮。其间,孙秀珍便深入沿黄十几个村庄,组织妇女为解放军赶做“反攻鞋”。尽管日常工作繁忙,她还是熬夜做了6双布鞋。常常是,她一手拿着针,一手拿着鞋,就睡着了。

  她在每双鞋上都绣上“反攻”、“胜利”等字样,然后偷偷送到前线。

  正当刘邓大军南下,揭开解放战争反攻大幕之时,国民党武装和地方伪军开始进犯黄河南岸,与黄河北岸的解放区隔河相望。

  1947年10月8日凌晨,一股敌军趁着夜色渡过黄河,包围了鱼山。当时,鱼山村村民沿山而居,很多院落就建在半山坡上。

  一阵密集的枪声,惊醒了睡梦中的孙秀珍。她爬起来就往外走,丈夫拉住她,让她快藏起来。但是,她坚持去报告区委领导。

  出了家门,她就被全副武装的敌人发现了。机警的孙秀珍,急走几步,拐进了一个胡同,趁着夜色躲进了一个柴草堆里。

  后来,敌军挨门挨户地搜索,将没有躲藏起来的群众全部赶上了鱼山山顶,进行拷问,逼迫群众说出村里的干部和共产党员。但是,所有人以沉默抗拒,没有一人泄露信息。

  敌军从人群中将房燕东老人拉出来,询问他,谁是村里的干部和共产党员。老人始终称不知道。敌军恼羞成怒,将老人一顿毒打,打得死去活来。

  这时,孙秀珍从南山坡走来,后面跟着几个敌军。原来,不堪忍受乡亲遭受毒打,孙秀珍主动站了出来。

  “你们住手,不许打人。”看到敌军又从人群中拉出几人,准备严刑逼供,孙秀珍厉声呵斥。随后,她说:“我就是你们要找的共产党员,我就是鱼山的村干部。”

  开始,敌军不相信这这个小姑娘。接下来,她说,剪发放脚,是她组织的。斗争地主、支援刘邓大军前线,也是她领导的。这样,敌人便相信了她。

  得知敌军偷袭,我军派出两个连的兵力,赶到鱼山歼敌。敌人怕被歼灭,带着孙秀珍、鱼山村农会主任房义兴以及其妻王莲英,仓皇渡河而逃,逃至黄河以东现在的平阴县东阿镇。

  在敌军此次围剿中,孙秀珍主动站出来,不幸落入魔窟,而乡亲们却得救了。

  真英雄:毒打羞辱奈何不得,惨遭活埋

  到了东阿镇后,孙秀珍被关进了政府监狱里。

  在狱中,敌人严刑拷打,逼迫她说出党组织的情况,她都严词拒之。至始至终,敌人没有在她口中,得到任何信息。

  一天,在东阿镇大集上,敌人脱去她的上衣,押着她游街示众,希望以此羞辱她,让她屈服。但她却面对集市上的群众高声喊道:“乡亲们,刘邓大军已经过河南下,快行动起来,迎接全国大解放!”敌人只好急忙用毛巾堵住她的嘴。

  其间,她一次次遭受毒打,皮开肉绽,鲜血浸透衣衫,几次昏死倒在地上。

  但是,敌人始终无法让她屈服。

  半个月后,一无所获的敌人,彻底死心,下了毒手。

  趁傍晚时分,孙秀珍、房义兴、王莲英三人,被敌人押解出监狱,来到东阿老县城城南一个杨树林内。这里,有一个已经挖好的大坑。

  看着深深的大坑,孙秀珍并没有胆怯,她昂着头,直视着敌人,反而吓得对方直往后退。

  敌人问她,死到临头,还有什么要说。

  她说,今天埋了她,18年后她还当共产党员。

  此时,她刚刚18岁。

  敌人问她怕不怕死,她说:“死,只能吓唬你们这些怕死的。今天,我死在你们手里,亲人和后代还会当共产党,还会和你们这些坏蛋作斗争……”

  惊慌的敌人,随后将她推入大坑,残忍地活埋。

  孙秀珍英勇就义的消息传来,鱼山一带的百姓,为之悲恸。

  1947年11月3日,相关部门为孙秀珍举行了万人追悼大会,并为其立碑纪念,上面写道:孙秀珍烈士之墓。

  新中国成立后,参与杀害孙秀珍的刽子手,均被捕归案,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巍巍鱼山屹立,涛涛黄河不息。如今,距孙秀珍烈士牺牲,已过去60多年,但这位刘胡兰式的女英雄的事迹,仍在传颂。

  (记者 林志彬 岳耀军)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