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世界文化遗产中运河聊城临清段地位独特

发布:2014-6-25 15:23:20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内容2 3.jpg

元运河

明运河河道

  “最初的方案是临清片区作为申遗点,最后确定元代运河段、明代运河段以及运河钞关为申遗点,无论怎么改变,运河临清段独特的地位是大运河申遗绕不开的。”临清市博物馆馆长魏辉说。

  2013年9月19日上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专家莉玛·胡贾女士从德州来到临清,现场考察了大运河遗产的保护、管理、监测等诸多内容。

  元代运河段、明代运河段以及运河钞关是此次世界遗产评估专家在临清境内考察的重点对象,这些都是会通河留下的遗产,不仅保留了运河原有风貌,更透露出浓浓的人文气息。

  6月23日,大运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第二天,聊城晚报记者再次来到临清,重走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专家的考察路线,感受世界文化遗产的非凡魅力。

  现状:

  遗产都集中分布在明清临清古城内

  临清市博物馆馆长魏辉说,临清在西汉初年(公元前202年)设县治,隋唐时期(581年—907年)就是运河上的重要城镇。尤其元代会通河的开凿,延至明清两朝,临清得益于京杭大运河漕运发达,城市崛起,经济社会繁荣500余年,是当时全国重要的流通枢纽城市和举世闻名的商业都会。

  元代至元二十六年(1289),元世祖采纳寿张县尹韩仲晖所奏,诏征三万丁夫,由礼部尚书张孔孙、兵部尚书李处巽等督工指挥开凿南起安民山,北至临清,全长250余里的会通河。两端高程地降90尺,建闸31座,以节蓄泄,是我国人工运河中较早以多级船闸调节运河水深的运道,被称为“闸河”。

  会通河是京杭大运河的关键性河段,它的开通实现了杭州直达北京的内河航运历史性变革,对我国封建社会晚期的政治统一、经济发展带来了全局性的深远影响。

  大运河临清段的世界文化遗产都集中分布在明清临清古城内,相依相邻。元代会通河穿城而过,明代小运河在鳌头矶分叉新凿,两条闸河都汇入卫河,鸟瞰中,元运河、明运河、卫河衔接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所涵盖的城域州志中成为“中洲”。运河钞关位于明代小运河西浒。

  鳌头矶是莉玛·胡贾行程中重要的一站,这里是元、明会通河分流交汇之地。明永乐十五年(1417),平江伯陈瑄因为临清会通河北支河床淤垫浅阻、漕运渐滞,开凿南支新河。三河交汇,水湍流急,常致堤坍岸崩,为绝水患筑石为堰,从此矶固河靖,舟楫安流。矶坝用大型条石砌筑,铁锔相牵,横亘数丈(矶坝掩埋地下,保存完好)。是时,矶坝雄峙,高埠宛若鳌头,北支旧河临清、会通二闸与南支新河板闸、砖闸四布左右如鳌足,明朝正德初年(1505)知州马纶题曰“鳌头矶”。会通河北支与会通河南支在这里分叉,分别在南、北两个方向与卫河交汇,中间形成一个三角形城市地域,被称为“中洲”之地。

  惊叹:

  临清保留会通河唯一原始形态河道

  随后,记者来到元代会通河最北端的一段。时至今日这段河渠流向、沿河格局始终未变,东起鳌头矶前,西至临清闸入卫河处,全长1.2公里,是250余里元代会通河中保持原历史形态的唯一仅存。

  此段建有临清闸、会通闸、隘船闸,三位一体管控漕河蓄泄、船闸启闭,确保漕船转输畅通无滞,《元史》中载为“运环闸”,明代改称“联环闸”。

  入明后,会通河淤塞日久。永乐九年(1411),工部尚书宋礼调集十四万民夫,全面疏浚会通河。十五年(1417)新开河成,临清砖闸、南板闸启用,此段运河弃用。嗣后,为缓解新开河漕运转输重负,会通河段曾作为月河,承担部分转输功能,直至明末。

  万历年间(1573-1620)船闸改闸为桥。“会通闸”易名“会通桥”,“临清闸”易名“问津桥”。清代郡人多次捐资维修,至今保存完好。对沟通两岸商贸互市、市民往来,保障漕运的繁荣发挥了历史性枢纽作用。为保护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临清市严格控制建设项目,对遗产区内的项目建设严格依法、逐级审批,杜绝了工业项目进入遗产保护区。注重文化遗产的联续性和完整性,指导帮助居民改善房屋,旧城格局、肌理得到完整保存,古井、树木、古闸得到有效保护。

  会通闸始建于元代大德二年(1298),是“运环闸”的船闸上闸。闸由南北闸墩、雁翅、裹头、万年枋、铺底石及木桩组成。闸口宽6.2米,高6米,四向雁翅长14.5-21米不等。明代弘治三年(1490),户部侍郎白昂治理会通河,行巡临清,曾督理闸墩、雁翅加高扩崇,大学士徐溥有《会通东闸记碑》记之。万历年间(1573-1620)船闸改闸为单孔拱桥。清代维修中增砌桥栏、雁翅挡墙,“会通闸”易名“会通桥”。此建筑闸桥叠砌,元明清三代相继砌筑,至今保存完好,曾出土记有元代至顺四年(1333)的船闸绞关石及镇水兽。

  临清闸始建于元代至元三十年(1293),是会通河入卫河端始船闸,与会通闸、隘船闸三位一体,《元史》称“运环闸”。闸口宽6米,高8.2米,四向雁翅10.5—12米不等。明代弘治三年(1490)闸墩、四向雁翅加高叠砌2.2米城砖墙,使其牢固。万历年间(1573—1620)闸河废弃,在两闸墩间砌筑双孔拱桥,“临清闸”易名“问津桥”。此建筑闸桥叠砌,元明清三代相继砌筑,至今保存完好,曾出土元代船闸绞关石及镇水兽等文物。

  隘船闸位于鳌头矶前,始建于元代延佑元年(1314),会通河开通早期,因岸狭水浅,不能行大船,止行150料船,但强权富贾无视,私自建造300—500料船行驶,常致舟楫阻滞,《元史纪事本末·卷十二》载:于沽头、临清建置隘船闸,违者罪之。隘船闸是在两闸墩间,再置小石闸,阔仅3米。此闸与会通闸、临清闸三闸一体,《元史》称“运环闸”。目前,未进行发掘清理。

  惊奇:

  大运河沿岸仅存钞关遗址在临清

  采访车沿着莉玛·胡贾考察路线行驶在卫运河大堤上,这条河流由三条水系汇成,一条是发源于河南省卫辉县的卫河;一条是发源于太行山腹地山西的长治、黎城地区的漳河,两河在馆陶县南汇合,再流至临清与会通河交汇后北流经德州、沧州至天津。临清至天津河段在京杭运河中称“南运河”。然后经通惠河、北运河直抵北京什刹海。

  “我们行驶在南板闸至临清砖闸明代运河闸河的东岸。明代永乐九年(1411)工部尚书宋礼疏浚会通河。其中这一段,起自鳌头矶,至南板闸入卫河,全长1.8公里为新开挖运河,永乐十五年(1417)河成。”这是此前讲解员对莉玛·胡贾的介绍,6月23日聊城晚报记者再次来到这里。

  采访车经过的一座土山被称为龙山,是挖掘这段运河的直接见证。当年挖出的泥土集中堆积在此地。之后,运河每年疏浚,清出的泥土便累积在土山上,经400多年的堆积,终于形成了鲁西平原上最大的人造土山,占地面积20多万平方米。山河相依,是中国古代人民治理河道与改善人居环境有机结合这一智慧的生动体现。

  记者顺河而行就看到了临清砖闸,永乐十五年(1417)始建。正德八年(1513)重修,砖闸改砌石墩台、石雁翅,上下两闸互联,前后启闭,蓄泄河水、转输漕船,是明清两代运河之上漕船转漕的管控枢纽,此闸河即是“南支运河”漕运起点。临清砖闸现保存完好,因明代工部在此设关督收短载课税,史称“工部关”。清乾隆元年(1736)归并户部钞关。

  莉玛·胡贾考察临清的最后一站是运河钞关衙署遗址。目前临清运河钞关是大运河上唯一现存的钞关遗址。临清运河钞关始设于明宣德四年(1429),十年(1435)升为“户部榷税分司”。

  临清钞关是明清两代朝廷派驻临清督理运河关税的直属公署,以御史或郡佐督理榷税,分季解京,以充内帑,下设德州、魏家湾、尖冢等五处分关。机构完备、税则严密,榷税丰盈,万历六年(1578)税收居运河八大钞关之首。钞关延至民国十九年(1930年)裁撤。

  临清钞关还是明清两代运河之上八大钞关中设关最早、闭关最晚、延续历史最长、贡献最大的课税署衙。现钞关公署遗址占地3500平方米,尚存仪门、南北穿厅、船料房、劵房。署衙遗址中公堂、衙皂房、巡栏房、二堂、后堂及书办房等建筑遗址整体清理保护,其遗址文化内涵积淀丰厚,是运河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研究我国运河经济、文化、漕运、课税、吏治等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遗产。2001年6月25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临清钞关名列其中。

 (记者 孙克峰 刘亚杰)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