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聊城晚报“媒体专家运河行”大型专题报道启动——记者专家带您感受聊城世遗魅力

发布:2014-6-23 15:12:30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好消息传来!

  日前正在卡塔尔多哈进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无疑,这对被大运河长期哺育着的聊城大地有着更加特殊的意义。十余年间,从申遗考察到申遗成功,聊城,这个独处运河段的平原大地默默地付出着时间与等待,这一结果终于到来,可喜的是没有让人失望。

  记者了解到,大运河是世界建造时间最早、使用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开凿至今1600多年,是中华民族留给世界的宝贵遗产。

  京杭大运河聊城段是古代会通河的一部分,位于聊城市下辖的阳谷县、东昌府区、临清市境内,全长97.5公里,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记载,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元政府开凿东平安山至临清的运河河道,上接济州河、下通卫河,并以“开魏博之渠,通江淮之运,古所未有,诏赐名会通河”(《元史·世祖纪》)。元明清时期,会通河一直是南粮北运以及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聊城也得益于京杭大运河漕运的兴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达400年之久,至今聊城运河沿岸还保留着十余处水利工程设施及其他重要文化遗存。

  城市之魂,文化铸之。潜在的文化影响力转变为现实的城市竞争力,把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变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已成为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2012年,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其中之一就是先进文化大发展,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聊城晚报自2012年2月18日开始,从挖掘、整理、宣传运河文化遗产入手,选派6名记者沿运河聊城段,由北至南,深入到临清、戴湾、梁水镇、东昌府、周店、七级、阿城、张秋等运河商业重镇,历时四个月探寻旧时风物、往事人情、老街老巷,将深厚的运河文化呈现在报纸上。报道刊出后,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3月16日,来聊作报告的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对聊城晚报推出的这组大型系列报道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聊城晚报作为一个地方媒体,主动、自觉挖掘、整理、宣传运河文化遗产,是一个了不起的做法。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馆长陈清义表示,该馆将把聊城晚报“文化运河行”系列报道作为一种运河文化资料进行永久性收藏,并在适当时间设立专柜展出。

  文化有传承,精神有延续。如今,大运河作为唯一至今还流动着的文化遗产迎来了她的涅槃重生。

  为了进一步挖掘如今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运河文化,为了让读者进一步了解一个鲜为人知的文化聊城,本报今起重磅推出由临清会通河酒业独家冠名的“媒体专家运河行”系列报道,这次记者将和聊城知名历史文化学者陈昆麟、孙怀生、郑民德一起,沿运河聊城段再次行走,由北至南,一起见证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敬请大家期待。

(记者 刘亚杰)

  专家简介

  陈昆麟

  现年65岁的陈昆麟,是聊城市文化局退休文物专家。

  周围人普遍给出的评价是:在这位上世纪60年代山大历史系毕业的高才生眼中,文物比其他任何事物都重要。也因此,他给不少人留下了“爱较真”的印象。

  在这方面,有些事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譬如十几年前,为了保护地下文物,他硬是“逼”着当地领导,让已规划好、准备马上开工的国道绕了个弯。

  105国道由北京向南延伸,途经茌平、东阿等地。由于对地下文物的历史价值认识不深,决策层在上世纪90年代初制定规划方案时,未将文物保护因素考虑进去。按照最初的规划,这条国道正好从茌平的尚庄遗址和东阿的王集龙山文化古城址通过。

  陈昆麟时任聊城地区文化局文物研究室主任,他深知保护这两处遗址的重要性。他白天与领导们谈判,晚上又去登门拜访县里和地区的多位领导,宣传文物保护法,讲述保护古遗址的重要意义。

  通过陈昆麟的多方努力,决策层的工作做通了。两个县调整了原来的修路方案,让105国道线路在两处古遗址附近绕弯而过,地下文物终于被保护下来。

  事实上,在京九铁路、济邯铁路、济邯高速公路济聊段、高唐时风工业园、阳谷景阳冈公园等多个大型基建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些地下文物得以保全、幸免于难,陈昆麟都在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孙怀生

  原聊城市文物局局长,资深考古专家。

  孙怀生从事考古研究数十年,为人低调内敛,曾亲自主持并参与章丘城子崖、龙山文化,鲁国古城、齐国古城等文化挖掘,并对聊城段运河的张秋与七级码头,阿城、周店、土桥等船闸诸多重要文物古迹进行过勘察与修缮,对运河文物有着相当的研究与经验。在考古杂志上累计发表《阳谷吴楼汉墓》《东阿邓庙汉代画像石墓》等知名作品十余件。丰富的考古经验和阅历让他成为聊城知名历史文化学者中的重要人物。

  在听到运河申遗成功之后,不少文物单位的负责人第一时间给孙怀生打电话报喜,并表示对孙怀生的感谢之情,孙怀生长舒一口气说,“那么多年的心血终于没有白费。”

  孙怀生向记者深入介绍了运河申遗对聊城发展的意义,以及多年来他对运河船闸的研究,在接下来的报道中,我们将为您一一呈现。

  郑民德

  男,1982年11月生,山东日照人。讲师,史学博士。先后毕业于聊城大学和南开大学。研究方向为明清经济史、运河文化史、社会史,参编《中国运河文献书目提要》(人民出版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京杭运河文献整理与研究”,在《中国地方志》《农业考古》《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文化报》《中国文化遗产》等刊物发表京杭运河历史文化相关论文四十余篇。

  自2007年开始,郑民德从事运河文化研究,硕博学习期间均以运河水利工程、漕运仓储、运河文化遗产、运河城镇商业发展为主要研究视角,尤其关注沿运城市与乡镇的经济、商业、文化发展演变情况,探析区域社会变迁与运河之间的关系,对聊城张秋镇、魏家湾镇、阿城与七级镇,天津杨柳青镇、河北泊头镇等明清时期的著名运河城镇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指出这些运河名镇往往既是漕运码头、商贸中心,又是区域文化兴盛之地,具有优越的政治、经济、交通地位,同时其兴起与衰落的结果也完全是由运河与国家漕运所导致的。除此之外,对于运河沿线的漕运仓储,如天津、德州、临清、徐州、淮安等水次仓,官制方面的河道总督、漕运总督、北河工部郎中,漕运中的漕粮漂流、闹漕运动、漕船修造等与运河密切相关的因素,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

  (文/图 刘亚杰 孙克峰)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