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聊城文化产业增加值去年预计破百亿

发布:2014-4-3 10:41:47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L03_0018.jpg

  聊城市豫剧院创排的山东梆子《萧城太后》正在演出。 本报记者 李军 摄(资料片)

  本报记者 凌文秀 通讯员 于敬哲

  3月31日,山东省文化厅工作组到聊城调研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据统计部门数字,2013年预计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108亿元,比上年净增18亿元,增长率为20%。记者从市文广新局获悉,根据聊城文化产业发展部属和布局,聊城文化产业已渐成朝阳产业,但仍存在文化产业创新能力不足、文化消费占比较低、文化资源开发不够、新型文化企业薄弱等问题,需要解决。

  谋布局>> 打造升级版城市品牌

  据统计,聊城市文化产业增加值逐年递增,表现出良好发展势头,现有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8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7个,已发展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

  2013年十艺节演艺产品交易会上,聊城市展区通过高科技舞台设备,将京剧院、豫剧院、杂技团优秀剧目倾情演绎,集中展示全市演艺产业发展成果。演交会中,共有4个演艺项目成功签约,达成127万元合作,展现出文化产业发展新成就。并对国有文艺院团内部管理机制和经营机制进行改革,提高剧团流动性,拓展演出和收入渠道。据统计,市杂技团、市京剧院、市豫剧院每年经营性演出收入均保持在40万元以上。

  同时,注重动漫游戏、移动多媒体、数字出版等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截至2013年底,全市有新兴文化产业企业37户,其中文化创意企业33户,移动多媒体企业1户,动漫游戏企业3户,动漫产业产值达2000万元。并充分发挥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关联度高、协同性强特点,开拓文化旅游路径,提升旅游文化内涵,实现文化与旅游业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聊城制定建设城区 “十二大文化产业园区”和“十大文化产业基地”文化产业发展总体布局,提高了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文化名市”工程,2013-2015年规划建设12个重点支撑项目,三年累计完成投资267亿元,打造升级版的“江北水城·运河古都”城市品牌。

  找问题>> 新兴文化产业偏重“传统型”

  聊城文化产业虽初步展现出冉冉上升的“朝阳产业”景象,但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文化消费占比较低、文化资源开发不够、新型文化企业薄弱等问题,亟待深挖潜力,加快发展速度。

  聊城现有的新兴文化产业在整个文化产业分类体系中偏重于“传统型”,产业主体在经营上基本上局限于传统主业,发展上主要靠内容复制、模仿与传播,缺少创意型、带头型文化资源配置特色,缺少有能力进行跨行业、多领域经营的企业,高科技动漫产业、数字出版企业还未真正起步。

  目前,聊城文化市场和文化消费正处于快速发育的初期,增长较快、总量较低,与消费总支出占比较小,结构尚不合理。具体表现为:高档消费发展较快,大众消费相对滞后;城市消费发展较快,农村消费相对滞后;群众消费渴求增长较快,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设施和产品的增长相对滞后。我市文化消费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与经济发展速度不相匹配,有待培育文化产业消费市场,增强人们文化消费意识。

  同时,由于全市总体经济发展基础较弱,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晚、底子薄,各项经济政策难以落实或落实不到位,新兴文化产业企业还尚处于萌芽起步阶段,现有文化产业企业总体规模偏小,力量分散,缺少优势行业、优势企业和优势品牌。

  出建议>> 深挖整合各种文化资源

  市文广新局文化产业科工作人员介绍,调研组根据聊城文化资源分布实际,建议整合各种文化资源,如运河文化、黄河文化、阿胶文化、梵呗文化、名人名著文化等。将文化资源与经济相融合,充分挖掘、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现有各类文化资源所蕴含的科学文化内涵。以文化为魂、以各行业文化产业为载体,促进文化与各行业文化产业的联姻,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鲜元素,打造特色饮食服务、旅游服务、会展服务等多种文化产业发展模式,铸造聊城文化强市。

  紧紧围绕我市“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或超过5%的目标,在加强招商工作同时,培育重点行业和企业。此外,文化产业发展依赖于文化消费需求,要积极培育、引领文化消费意识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该工作人员介绍,下一步,还将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产业领域,引导民营资本参与国有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不断完善所有制结构,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