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徒骇河沿岸乡土文化镌刻着民族烙印

发布:2014-1-24 18:02:36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文化篇配图-火把李庙会.jpg 

  滨州惠民县火把李庙会。

12月21日,阳谷王把式村村民.jpg

  阳谷王把式村村民王占堂展示十孔藕。

25日,在滨州水文化馆里游客.jpg

  在滨州水文化馆里游客在拍摄石质乐姬。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力量的决定性因素,深刻地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

  乡土文化则是一个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是区别于其他任何文明的唯一特征,是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真正动因。

  徒骇河沿岸的广大农村成为滋生培育乡土文化的根源和基因,博大、久远、丰富的乡土文化在潺潺流水声中获得蓬勃发展,代代传承。

  庙会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承载着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其产生、存在和演变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徒骇河沿岸的庙会各具特色,但也有共同之处,那就是热闹、拥挤的场景和丰富的民间手工艺品令游人流连忘返。

  徒骇河沿岸的村落依水而建,世代与水相伴,繁衍生息。这些村庄的历史大多可以追溯到明清、唐宋时期,甚至4000多年前的上古时代。难能可贵的是,很多古村落的文化传承一直没有中断,留下了大量的文史资料和实物证据。

  冬枣、十孔莲藕不仅是徒骇河沿岸的一种产业,现在已发展成一种乡土文化,有关冬枣的传说流传广泛,滨州市沾化县还在徒骇河岸边建立了一座冬枣博物馆。

  徒骇河沿岸文化的繁荣与发展都与水息息相关,滨州市水文化博物馆则讲述了人类治水患、除水害、兴水利的历程。

  ◎乡村庙会

  徒骇河沿岸的庙会各具特色,但共同之处就是热闹、拥挤的场景和丰富的民间手工艺品令游人流连忘返,人们鸣炮叩头,请香还愿,祈求美好的生活。

  茌平县韩屯镇的鲁义姑庙会是徒骇河流域极具特色的乡土文化。

  庙会位于韩屯镇大碾李村正北、罗屯村西北的农田里,因为这里有一个鲁义姑祠。

  据传,农历二月初六是鲁义姑的生日。每到这几天,四里八村的乡亲们,甚至不少德州、聊城的人们都来鲁义姑祠,鸣炮叩头,请香还愿,好不热闹。

  在鲁西地区,鲁义姑是一个挺有名的人物。她义举退敌的传说,流传甚广。追根溯源,鲁义姑的故事在《列女传》之《节义》中早有记载。

  那是在战国时期,纷争不断。一天敌兵奔袭而来,老百姓扶老携幼,仓皇出逃。在博平鹅子屯村(今韩屯镇罗屯村)西的田野里,一年轻村妇怀里抱着一个五六岁的男孩,手里拉着一个三四岁的男孩,跑在最后,被敌兵追上。

  敌兵感到奇怪,就问她:“别人都是抱着小孩,领着大孩,你怎么抱着大孩,领着小孩啊?”村妇说:“这个大的是我的侄儿,他父母都死了,托付给我照看的,小的是我的儿子。如今灾难临头,我宁可舍掉自己的孩子,也不能把侄子丢了啊!”

  敌兵听后感叹道:“人家这里真是礼仪之邦,一个村妇都能舍儿保侄,如此仁义,我们为什么还要四处征讨,滥杀无辜呢?”于是纷纷把兵器投入旁边的水井里,磕打掉鞋里的土,一哄而散地跑回去了。如今罗屯村西的那个土堆,据说是敌兵的鞋土堆成的。

  沿徒骇河顺流而下进入滨州惠民县皂户李乡,这里的火把李庙会也是徒骇河流域孕育出的独特文化载体。

  传说,如果妇女婚后不能生孩子的话,就会在农历二月二这天到庙会上烧香、拜神仙,并用红线拴一个娃娃回家,以期来年添丁添口,家庭兴旺。因此,火把李庙会也是一个娃娃的盛会,火把李拴娃娃的风俗一直传承至今,表达了老百姓对未来生活的无限希望。

  因为庙会,火把李的二月二成为远客近亲的“接待日”,是徒骇河流域的“妇女节”,是小娃娃大孩子的“儿童节”,是乡土艺术的“博览会”,是乡村集市的“纪念日”,是四邻八乡羡慕嫉妒的“村落狂欢节”。

  庙会期间也少不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买卖人,小到针线、纽扣,大到服装、布匹,吃的、用的、穿的、戴的、玩的、乐的应有尽有。与全国各地的庙会一样,火把李庙会也是一个物资交流大会,每年二月二庙会这天,接待各地游客达10000余人。

  惠民县文化馆馆长郭芳芳说,庙会提供了妇女的休憩权利,顺应了儿童的游戏天性,满足了都市人的乡土梦想,赋予了火把李村落荣誉感。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本性需要,这就形成了火把李庙会的天时地利人和,让古老的庙会长盛不衰。

  ◎河岸古村

  徒骇河沿岸的村落依水而建,世代与水相伴,繁衍生息。这些村庄的历史大多可以追溯到明清、唐宋时期,甚至春秋战国时期,或更早的上古时代。

  徒骇河流域的很多古村落文化传承一直没有中断,留下了大量的文史资料和实物证据。距离徒骇河不远的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凤凰办事处谭庄村的传承就伴随着有据可查的历史,现在村内有谭氏宗祠、金水湖等人文古迹。

  那是在明洪武四年(1364年),谭氏祷告奉诏迁居此地,几经沧桑,留下谭氏宗祠、谭氏族谱、谭氏祖茔等遗产。

  谭氏宗祠建成于清同治十年(1859年)占地亩余,青砖布瓦,南木架造。巍峨的门楼悬挂“谭氏宗祠”匾,“报本堂”坐落中央,屋内“春露秋霜”金字匾下,供奉着谭氏家族列祖列宗的神位,院内石碑林立,记载着各个时期的建筑状况,尤其“谭氏宗祠碑”格外高大。

  谭氏族谱原修于明万历年间,公元2004年谭氏族人顺利完成第九次修缮,现珍藏于谭氏宗祠。谭氏祖茔占地3亩余,平地高拔近两米,苍松翠柏50余棵,合围参天,树木成荫。始祖墓前,清道光二十八年立一卧碑,阴阳两面刻有溯源文字,现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德州禹城的房寺村则始建于唐,壮观宏伟,寺旁有一通往京城驿道,房氏于道旁开店,技艺超群,名气很大,建村后称房家寺。清代,杨氏祖先曾出资扩建此寺院,四街皆有庙宇,近代仍沿称房家寺,解放后,简称房寺。

  高唐县杨屯镇夹滩村位于徒骇河的东岸,是一个1700余人的大村庄,周定王五年(前602年)之古黄河即由此流过。

  据传说,夹滩建村与今高唐城是同一时间,而据史书记载,今高唐城是北魏登国元年(386年)所置南清河郡治。治前名“莒城”。北齐天保七年(560年),才又移置高唐县城于此。那么,夹滩建村起码在公元386年之前了。

  夹滩村建于古黄河的河滩之上。查《辞源》“夹”字条,恣意曰“江河支港可以泊舟之处曰夹”。那时,古黄河经大禹治理,下游水势渐趋平缓。夹滩村皆宜舟楫、鱼虾之利,又是水运中停泊船只的港滩,很早即成为经济贸易繁荣的集镇。后来,黄河断流,徒骇河代之于此经过,夹滩的地理优势无大改变,仍为高唐四镇(分别为齐城、灵城、固河、夹滩)之一。

  相传,那时夹滩有72口琉璃井,22座琉璃庙,店铺林立,每月“四”“八”为大集。元代时高唐设静轩书院,并于四镇设立社学。可见当时夹滩在高唐至关重要。

  近代,随着公路交通的发展,北方河运衰退,夹滩也随之落后。现在只算是一个普通的集市了。现在,村民共同的期盼就是,徒骇河能够早日实现通航,重现昔日繁荣景象。

  ◎冬枣文化

  徒骇河沿岸的冬枣不仅是一种产业,现在已发展成一种乡土文化,有关冬枣的传说流传广泛,滨州市沾化县还在徒骇河岸边建立了一座冬枣博物馆。

  在茌平县博平镇,独特的红枣文化更是中华文化苑中的一朵奇葩。博陵大枣,又名圆铃大枣,为博平地方特产,距今已有两千年的栽培历史。因其肉厚、核小而闻名,为历代皇帝的“贡品”。民间流传着“日吃三枣不见老”的说法。

  有据可查的说法是,枣树是从酸枣树培育而来的。民间有句老话:“千年松柏问老槐,槐树还是枣树保的媒。”不必考证是哪个先民最早把“野树”移栽到了田园。

  历史上关于红枣的诗歌记载,俯拾即是。在民间发现的汉代铜镜上就刻有“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礼泉饥食枣”的诗句。唐代诗人刘长卿的诗句云:“行过大山过小山,房上地下红一片。”描绘了枣乡秋天丰收的美好景象。

  那些跟枣树有关的民间传说故事,口传心授,千年流传,是乡民用另一种形式,表达着对枣树的感情。这是枣树在丰衣足食之外,对民风的另一种教化作用吧。关于枣的传说可见于中国诗歌、史书,几乎遍及每一个朝代。

  传说,隋朝大业初年(608年),有个叫罗素的女孩,才17岁,却得了一种怪病。她面色苍白,浑身溃烂,散发着腐臭味道。多处求医,无法治愈,媒人不肯登门,她珠泪成行几欲寻死。仙人仲思听说此事,选上好枣、桂枝心、白瓜子、松树皮等,研为粉末,枣蜜为丸,让少女服下。三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少女面如桃花,比生病前还要水灵,身上不但臭气皆无,还散发出阵阵香气。人们从此称她为“香姑娘”。又过了一个月,姑娘变成了天仙美人……

  徒骇河的入海口滨州市沾化县,冬枣产业和冬枣文化获得蓬勃发展,他们还在徒骇河岸边建立了一座冬枣博物馆,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翔实的文字资料,清晰地记录了沾化县举办的十二届沾化冬枣节历程。节会也从最初的冬枣赛会发展到以旅游采摘、商贸洽谈、招商引资等内容为主的综合性盛会,从展图上可看出各届节会累计吸引游客320多万人次,项目签约总额达300多亿元,实现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目标。

  徒骇河的河水孕育了鲁西平原肥沃的土地,使得枣树生长茂盛,硕果累累。很多居民的房前屋后生长着枣树,连沟坡土岭都长满了高高低低的枣树。枣树长得树荫翳日,繁枝蔽日。夏初,树上挂满了像星星一样的小花,散发着幽幽的花香。

  ◎十孔莲藕

  徒骇河沿岸的茌平县博平镇、阳谷县定水镇出产有十个孔的藕,这种独特食材是徒骇河的馈赠,也是沿岸居民勤劳的结晶,滋养着当地人们的饮食文化。

  博平特产,除了大枣,就是南莲池的十孔藕闻名了。南莲池在小镇的南部,有几十亩水面,栽种白莲藕已有近千年历史。因年代久远,池泥深厚,养分充足,水土适宜,南莲池的藕洁白细腻,润泽如玉,食之鲜脆香醇,爽口无渣。生食生津止渴,熟食色味俱佳,且营养丰富,有“藕中之俊”的美称,是历代进贡皇室的佳品。

  2013年12月22日,茌平县委书记陈秀兴对“千里走徒骇”大型采访调研团说,这种藕有别于其他藕的最大特点,就是有十个孔,“十孔藕”因此得名。据说,别处的藕种在南莲池里,也会成为十个孔的藕;而南莲池的“十孔藕”拿到别的地方去种,就不会有十个孔了。或是因为南莲池历史悠久的缘故,“十孔藕”长势特别茂盛,藕块又粗又大,有的直径可达十几厘米;荷叶宽阔,大如锅盖,有的直径达八九十厘米。荷叶厚如铜钱,颜色深绿。

  夏秋时节,池中莲花朵朵,荷叶田田;池边杨柳依依,绿荫匝地。碧波涌动,游鱼倏忽,清香阵阵,凉爽宜人。人们避暑纳凉,其乐融融。“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诗情画意跃然眼前。南莲池风景如画,意境清雅,曾被列为博平八景之一,名为“莲池秋月”。

  站在南莲池边,放眼望去,满池碧绿青翠之中摇曳一朵朵粉红、洁白的荷花,朝阳倾泻在水面上,整个莲池就如同一幅画一般,让人流连不愿离去。特别是春天的夜晚莲池,更具莲池月色的意境之美,在暗蓝色的天幕还没有垂尽时,一轮明月升上天空,与地上碧波翠荷的莲池相映,于宁静中听自然的天籁之音,与那一池香荷共伴,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

  徒骇河阳谷县段穿过定水镇王把式村,这里也有与茌平县博平镇一样的十孔藕,白嫩、清脆,据说清朝时,也是进贡给皇帝的。

  2013年12月21日上午,“千里走徒骇”大型采访调研团来到王把式村,村北即是徒骇河河道,附近有大面积的藕池。村民王占堂从家里拿来十孔莲藕,很轻易就从中间掰成了两段,其中一段不小心掉在地上,竟然被摔得粉碎。

  “十孔莲藕是徒骇河流域的独特食材,是徒骇河的馈赠,也是沿岸居民勤劳的结晶,滋养着当地人们的饮食文化。”原聊城市文物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陈昆麟说。

  ◎讲述水史

  千百年来,徒骇河流域受洪涝干旱之灾,沿岸居民治水患、除水害、兴水利,造福齐鲁大地,一座水文化博物馆承载了这段历史,传承着水文明。

  滨州市滨城区有三河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而紧邻徒骇河的滨州水文化馆吸引了“千里走徒骇”大型采访调研团全部成员的注意和兴趣。

  滨州市水文化馆建有中心展馆区、治水名人雕像区、黄河民俗风情区、龙湖景观区,馆区鸟瞰似元宝状。

  水文化馆的古近代展厅分为著名治水人物、重大水事活动、著名水利工程、水利法规等板块,集中介绍了大禹治水、管仲论治水、西门豹与引漳十二渠、汉武帝重视水利、王景治河千年无患、范仲淹治理太湖、欧阳修治理西湖、康熙和乾隆疏浚河道、左宗棠治理秦淮、治水状元张謇、中国近代水利先驱李仪祉等历代治水名人故事。

  这个展厅展示了禹疏九河、瓠子堵口、曹操开挖无棣沟、唐代开挖马颊河、刘豫开通小清河、明初贯通徒骇河、黄河花园口堵口、渤海行署水利局成立等重大水利事件以及芍陂、邗沟、智伯渠、鸿沟、都江堰、白起渠、郑白渠、灵渠、宁夏古灌渠、太白渠、钱塘湖、京杭运河等重要水利工程。

  另外,西汉倪宽的《水令》、唐代的《水部式》、宋代的《农田水利约束》、民国时期的《水利法》等水利法规、历代水利官职等也是展厅的主要组成,这个展厅图文并茂,追溯水历史长河,让人领略治水伟业。

  现代展厅分为治水人物、著名水利工程、重大水事活动、新中国成立以来滨州水利建设成就等板块,展示了钱正英、张光斗等新中国成立后治水人物事迹,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等重大水利枢纽建设,海河流域、滦河流域治理工程,徒骇河、马颊河综合治理、引黄济青等重大水利事件,滨州四环五海城市生态水利工程、平原水库蓄水建设、防潮堤工程、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水土保持等重点水利工程,展现了新中国治水患、兴水利的辉煌业绩。

  还有四个文物厅集中展示了古近代及现代水器、治水用具、水利器材等300多件,有清代镇水兽、木船、木夯、石碾、石磨;明代玉桶、龙洗盆;东周时期的陶蒸炉、陶将军盔;民国时期的牌匾、木推车、算盘;近代的铡刀、水车以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木桶、辘轳及水利工程中使用过的仪器、工具等。

  水文化馆东园是治水名人雕像,集中展示了大禹、管仲、西门豹、李冰、汉武帝、王景、范仲淹、郭守敬、潘季驯、徐光启、康熙、张謇、李仪祉等历代治水功勋人物雕像,制作雕像的费用由滨州市水利局党委向全市水利系统发出倡议后,市直水利系统及各县区水务局慷慨捐助,雕像采用北京房山汉白玉雕制,展示了他们的主要治水功绩。

  水文化馆西园是民俗风情区,经龙井神泉,进入茅草屋,领略黄河三角洲人民生活、生产用具,石磨、石碾、龙骨水车、木轮车、防雹增雨高炮等,让人们亲身体验滨州民俗风情。北侧双龙戏珠清代砖雕墙,雕工精细,演绎着迷人的传说。

  据介绍,双龙戏珠砖雕是从山西平遥地区征集而来,中间雕有双龙戏珠图案,四周雕有四条小龙,寓意万事如意,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具有典型的西北风情。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异彩纷呈、独具特色,是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积淀而形成的,不同的传统文化自然都深深地刻上了本民族的烙印。

  (聊城晚报记者 孙克峰 聊城日报记者 夏旭光)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