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聊城:今年与1986年公历日历“撞脸” 引发日历怀旧风

发布:2014-1-23 12:34:23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DSC_03671.jpg   

  市民在家中找到的1986年的挂历。■记者 梁营营 摄

  每到跨年之时,挂历、台历都会集中进入我们的眼帘。碰巧,2014年公历日历和1986年的神奇地“撞脸”,这也让很多人对旧挂历、台历掀起一股怀旧热潮。挂历、台历,作为记录时间的纸质工具,曾经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如今一些企业和商家也印制非常精美的挂历、台历。随着岁月的流逝,挂历、台历从形式到内容以及用途都发生了改变,反映着时代的变迁,隐藏着我们共同的岁月。

  惊喜

  居民家中无意间找到1986年挂历

  13日上午,家住经济开发区西苑小区的陈女士在给父亲整理房间时,无意中发现了父亲收藏多年的十余本旧挂历,其中一本就是1986年的挂历。

  记者在陈女士的家中看到,这几本挂历其中有1990年的《高松图》、1991年的《插花艺术》、1991年的《世界大都市》、1998年的《人民领袖毛泽东》等等。记者翻看了一下这几本挂历,里面的纸张都已经发黄,但却让记者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怀旧气息。

  记者仔细看了下那本1986年的挂历,挂历封面上写了一个“虎”字,因为1986年为虎年。封面的下面还写着“山东省公安消防总队”的字样。翻开里面,每张日期表的上面都是一幅幅威风的老虎画。

  “这本挂历比我的年龄都大。”陈女士今年27岁了,看着那本1986年的挂历比自己的年龄还大一岁,她感到很意外。

  陈女士说,她在一个星期之前就在电视上看到有关的报道,说今年的公历日期和1986年的公历日期是一样的,于是她就打开手机上今年的日历表和这本1986年的挂历上面的时间进行对比,发现果然都一样。“今年就不用再买挂历了”。

  陈女士的父亲陈金成今年59岁了,从小就喜欢收藏。他告诉记者,这些旧挂历都是他在古玩市场上买回来的。“我主要收藏绘画、盆景、领袖人物等一些有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挂历。”

  陈金成说,收藏旧挂历纯属他的个人爱好。

  内容

  从“日历牌”到“美女”再到“名人字画”

  在以前,每年年底,人们都会买上一本挂历,挂在客厅一进门的墙上或者卧室的门口,就是为了看着方便,什么节气到了,有没有什么日子需特别关注,在挂历上都一目了然。

  “我小的时候还没有挂历,在农村都使用手撕的日历。”据今年65岁的何先生回忆,那时的日历牌是一叠一个巴掌大的纸张,每页面上印着大大的红色数字,页下脚还注明了每天的忌宜事项。每过去一天,便需要翻过一页。何先生说,小时候家里兄弟姐妹多,大家都还喜欢争抢着去揭过一页。

  提到自己最喜欢的挂历,在公园散步的田女士介绍说,上世纪80年代,挂历还是个稀罕物,印象最深的品种是影视明星挂历。那时,日本山口百惠主演的《血疑》热映。挂历上也出现了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的身影,那一本挂历是她最珍藏的,挂在墙上看着,觉得家里都因此而增色不少。到了90年代,国内的影星,那个年代最当红的赵雅芝、米雪更是频频“走”上挂历,一展笑容。

  “时代不同,挂历的内容也不断变化。”据城区一家常年从事挂历印刷的郑先生介绍,上世纪60年代后期和上世纪70年代中期,都是反映“文化大革命”的场面,毛主席像、革命样板戏是主要内容;上世纪80年代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挂历达到鼎盛时期,不仅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也开始发生变化,发行量逐年增加,出现了各种题材的挂历:山水、花鸟、名车、建筑、风景、美女;本世纪初到现在,主要以名人字画、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像书法作品、绘画作品、漫画、名人名言等。当然,制作挂历的材料也不断变化,从普通纸材到宣纸、轻纸、绢布、油画布、铂金等。

  用途

  企业喜欢用日历来做宣传 制个性日历可印家人照片

  挂历、台历,作为记录时间的纸质工具,曾经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作用。但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各种方式都可以获取日期信息,因此现在很多年轻人家中都不再挂挂历,挂历的出现频率逐渐降低。

  然而,仍有不少企业借挂历、台历来做企业的形象宣传。一些挂历经销商告诉记者,城区有不少婚纱店把自己的优惠活动印在挂历上。还有一些公司也会把印有福字和公司介绍的挂历、挂牌在年末送给他们的客户和合作伙伴。

  采访中,常年从事挂历印刷的郑先生告诉记者,近十年来,他们接到的挂历、台历印刷订单大多来自于企业,挂历上都有企业的宣传内容,这样的挂历一方面可以回馈客户,另一方面也能起到宣传企业的作用。

  “除了企业用挂历做宣传外,一些制作精美的台历也很受上班族的喜爱。”郑先生说,现在一本精美的台历中,不但会附有小巧的记事本,而且还加入了一些其他元素,比如耐读的小故事、幽默故事、名人名言或者漫画等,都纷纷出现在了台历上。当每一个特定的日子需要牢记,上班族便可以在台历的日期上画个圈标记,以作提醒,台历也充当了备忘录的角色。

  如今,随着个性台历的风行,还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将自己或家人的照片印上台历,打造专属于自己的个性台历。

  处理

  普通挂历被扔掉 有价值的被珍藏

  挂历成本不高,重复利用几率并不大,因此,一般需要每年更换一次。对于旧挂历、旧台历市民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市民张女士说,每年快过年的时候,就有一些企业或者朋友送给她几本挂历。她就从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看的一本,挂在自家墙上最显眼的地方,以备需要时随时观看。

  对于旧挂历的处理,张女士说,一本挂历用完之后,一般情况下,她会直接扔掉或者和其他的杂物放在一起卖掉。“一本挂历也值不了几个钱,而且用完之后,就没有再重复利用的价值,所以就直接丢掉了。”

  今年76岁的刘克功老人,年轻时曾是一名教师。从那时起,他就开始有了用台历本记录事情的习惯。“台历本就放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有重要的事情时,就随时记下来,以作提醒。”如今50多年过去了,他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而且每用完一本,他就会把它收藏起来。

  在刘克功的家中,记者看到他积攒下来的手掌大的台历本有一二十本。“前几年的时候搬家,丢了一些。”刘克功又指了指他书桌上的一个台历架对记者说:“这个台历架我已经用了30多年了。”

  刘克功说,他还喜欢收藏一些具有艺术性和欣赏价值的挂历,其中有《中国历代民族英雄爱国诗篇》《墨迹大观》《书画大全》等,记者注意到,这些挂历的纸张和内容都比普通的挂历要好。其中有一本名为《满江红》的挂历,高约1.2米,挂历上面写的价格为268元。

  “这些挂历的价格都在100元至300元之间。”刘克功说,对于普通的挂历,因为没有收藏价值,他都会当废品把它们处理掉。

  (记者 梁营营)

  相关链接

  挂历的由来

  古罗马时代,当时社会上有一种专门从事放债业务的人,按月向债户收取利息。为方便起见,他们将何月何日某人该还的债和该付的息都记在一个本子上。因为这种本子是以月为单位,按日期排列,附有记事栏,其记事方法简便明了,渐渐地被其他行业所借鉴。

  香港著名英商太古洋行第二任华人买办莫藻泉上任后,兴建了一家糖厂。1884年他推出一种类似海报广告式的“月份牌”,用以宣传太古糖厂的产品。莫藻泉特意聘请设计师关蕙农设计画面,内容多为花卉、吉祥人物、福、禄、寿、喜、中国古代天官赐福、迎春接福及仕女图等。凡购买太古糖者,赠送“月份牌”一帧。后来,许多厂商竞相印制免费赠送“月份牌”,并不断改进形式。随着岁月的流逝,“讨债本”和“月份牌”逐渐演变成为当今的挂历。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彩色印刷技术的发展,挂历也得到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出版社等新闻出版单位大都把“挂历”当成一种对外宣传品,文字是中英文,有的全部是外文,画面内容有建设成就摄影、祖国风光、古代山水等方面的内容。

  (梁营营 整理)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