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聊城听听3个候选全国“书香之家”的读书故事

发布:2013-12-20 11:26:01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12月16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起的首届全国“书香之家”候选名单,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站和《中国新闻出版报》公示。在全国推荐的996个候选家庭中,聊城有3个家庭进入候选公示名单,这3个“书香之家”分别是:开发区周庆月家庭、东阿县鞠树银家庭、临清市韩友庆家庭。

  三个“书香之家”有怎样的读书故事?他们和书有哪些不解之缘?

  周庆月 72岁

  职业:退休职工

  家庭藏书:6600册

  读书故事:热衷研究柬帖,整理专著出版

韩友庆在整理书稿.JPG

周庆月在整理书稿

  “柬帖的写法很复杂,也很有讲究。要根据双方关系和具体事由来写,还要因人因事而有区别。否则,就会被人讥笑,也容易引起误会。比如一份丧葬贴,如果父亡母在,儿子应自称‘孤子’,母亡父在,自称‘哀子’,父母俱亡,则自称‘孤哀子’,如果儿子是过继的,称呼又不一样。”

  12月17日下午,在开发区东苑小区周庆月的寓所,72岁的周庆月手捧一本包着书皮的《柬帖法式备览》向记者娓娓道来。这本由他收集整理成册的柬帖专著包含四大类、400余种柬帖的写法,是周庆月花费40年心血收集整理而成,也是他一生读书爱书的见证。周庆月家中现有藏书6600册,多为文史、诗词、书法、民风民俗类。至今他仍然坚持每天早上四点半起床,然后读书一小时。

  周庆月出生于蒋官屯街道办事处周吴海村,受伯父的影响,周庆月从小就热爱读书,尤其是文史类书籍。据周庆月讲,他的伯父曾考中秀才,家中留下很多古籍。高中毕业后,周庆月回到村里学校,成为一名语文教师。高中毕业的周庆月也成了村里学问最高的人,每当村里有婚丧嫁娶事宜,村民便来找他写柬帖。周庆月见村民对他如此信任,他便开始从伯父留下的古籍中寻找柬帖的写法,后来周庆月又买回来《康熙字典》、《辞源》等书,遇到不懂的地方,就一点点钻研。久而久之,周庆月了解了柬帖的常用写法。与此同时,周庆月也开始收集柬帖,而且收集的范围逐渐扩大,从书店到旧书摊再到村民家中,只要让他听说谁家存有古贴,他就想法设法地临摹过来。

  大约在2000年,他听说冠县一户人家有个清朝时期的丧帖,于是,他就坐车去找,临近中午,他找到那户人家。可是那家人正在吃饭,一听周庆月说要看丧帖,他们觉得很晦气,于是把周庆月赶了出来。周庆月在门外等到天黑,他还是没被允许看那份帖子。第二天,周庆月很早就赶到冠县,这次他一直等到下午4点,他向那户人家表明了自己收集古帖的想法,准备按样子抄下来存起来。见周庆月年龄这么大,还这么执着,那户人家被他打动,于是就把帖子拿出来,让周庆月抄了一份。

  就是靠着这种执着,周庆月坚持在工作之余收集整理柬帖。周庆月也成了这方面的专家,很多外地人来请教他关于各种帖子的写法。2007年,由周庆月收集整理的《柬帖法式备览》正式出版,书中不仅包含四大类、400余种柬帖的写法,还包括注释、引用典故。

  出书的那一天,周庆月在拿到的第一本书上欣然赋诗一首:探珠骊海弄孤舟,耐得风涛苦觅求。残烛生辉何惜泪,老蚕作茧不悲秋。晨钟早跨追风马,暮鼓迟为孺子牛。四十载终圆黄卷梦,金樽高举胜封侯。

  从《柬帖法式备览》出版到现在,周庆月又收集到了200多种古帖写法,他告诉记者,他准备在有生之年把《柬帖法式备览》第二版印出来,把新收集的这些都加进去,成为国内最全最完备的帖式范本。

  鞠树银 56岁

  职业:退休职工

  家庭藏书:2000册

  读书故事:收藏红书并带动全家读书

鞠树银和他收藏的红书.JPG.xml

鞠树银和他收藏的红书

  “收藏图书需要资金投入,一套书贵的要几百元,一开始妻子见我经常往家买书,不理解也不支持,现在全家都被我带动起来读书,妻子也就不再反对了。”说起家人对自己读书藏书的支持,鞠树银一脸欣慰。

  今年56岁的鞠树银从东阿县人民法院退休————————,因为爱好读书,十年间,他收藏了1200多本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的图书,这其中,红色书籍成为一大特色。“我收集的书类分为领袖传记、领袖著作、战斗故事、中外故事、中外名人传记、法律专著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印象比较深刻,比较怀念,收集这些图书,也是一种对那个年代和人物的一种怀念方式。”鞠树银说。

  从2003年起,鞠树银由于工作关系经常去济南、北京等地出差,工作之余,他经常逛文化市场。于是,爱读书的他萌生了藏书的念头。

  10年时间,利用出差之便,鞠树银从北京、济南、杭州等地的文化市场上搜集来1200多本书,还有不少领袖画像,其中红书成为最大特色。

  起初,鞠树银的妻子对他大批量地往家运书颇有微词,然而,当妻子看到在鞠树银的带动下,儿子、儿媳甚至连小孙子都开始爱上读书,她也就不再反对。

  对于收藏的图书,鞠树银也是十分爱惜。他专门对书进行分类,并建了一个图书登记簿,对各类书进行编号登记。“这一类书一共几本,我都写得很清楚,用英文字母ABCDEFG编号,我给它分为了12类,大约1200余册。”鞠树银说。除了两个书柜,鞠树银家里的储藏室里也放着几十箱子书。为防止图书发霉,每年他都要拿出来晒晒,将坏了的地方进行补修。

  韩友庆 58岁

  职业:农民

  管理藏书:7000余册

  读书故事:管理农家书屋,免费供村民借阅

志友书屋.jpg

附近的村民在志友书屋内看书

  在临清市先锋办事处孟店村,有一家40平方米的农家书屋——志友书屋。每天,图书管理员韩友庆都要在图书借阅登记簿上登记借阅情况。跟一般的书屋不一样,这家书屋的书籍均为捐赠所得,书屋面向村民免费借阅。

  书屋的捐赠人名叫韩志庆,是从孟店村走出去的一位将军。2011年8月1日,54岁的韩志庆出资6万元、购买四千余册图书捐建了这家书屋。作为韩志庆的同窗及好友,韩友庆和家人负责义务管理书屋。书屋取名“志友”,是从韩志庆和韩友庆两人名字中各取一字而得。

  今年58岁的韩友庆在村里最大的主干道旁经营着一家农资门市部,地理位置优越。他在农资门市部旁边专门腾出一间约40平方米的屋子,用来做书屋,平时除了经营生意,韩友庆还要抽出时间管理书屋,妻子和女儿当帮手。“我从小就喜欢读书,靠读书了解了不少致富之道。书屋建成后,妻子和女儿没事的时候也喜欢看看书。”韩友庆说。

  “当时志庆决定为家乡捐建书屋,就是为了家乡的农民方便学习文化知识,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因此,书屋面向全村人免费开放。现在每天都有不同年龄段的村民来借阅图书,就连邻村的人听说了也来借阅图书,当然也是免费借阅。”韩友庆笑着说。记者了解到,随着个人捐助和政府资助,志友书屋的规模不断扩大,藏书已经从原来的4000册增加到7000余册。

  志友书屋里的书不但数量多,类别也比较全,韩友庆把这些书分成少儿读物、家庭教育类、卫生保健类、食疗菜谱类、农业科普类、政治法律类、人生修养类、文学类等类别,放上标签,并分门别类摆放。“整理这些书籍并不容易,每天都要对书的次序进行归并整理,对书籍的借阅、归还进行登记。现在来这里看书的以学生居多,我跟志庆计划着再购买一批新书,不断更新书屋里的书籍。”韩友庆说。

(记者 赵迪)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