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雾霾天气系列报道之现状:雾霾凶猛地缘因素相当大

发布:2013-11-1 21:03:12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QQ图片20131101101942.jpg

  今年1月份,我国曾出现持续大规模的雾霾天气,范围涉及17个省区市,四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影响人口约6亿。据环保部门监测数据显示,74个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超标天数比例为68.4%,重度和严重污染的比例达到30.2%,其中PM2.5超标尤其严重,平均超标率为68.9%,最大日均值达到766微克/每立方米。进入10月份以来,雾霾天气再次袭来,我市也雾霾不断。那么,我市的空气质量有何特征?造成我市雾霾不断的原因又有哪些?

  现状 相比去年同期 今年雾霾早到

  就我市而言,数据分析显示,聊城市的空气质量呈季节性特征,每年的4-9月份空气质量最好,供暖季节是全年空气质量最差的季节。

  记者从我市环境保护局了解到,今年1月份,我市出现了连续多日的雾霾天气,重污染的天数达到了15天,良好天数仅为2天,空气良好率为6.5%,环境空气质量良好率,列全省倒数第一名。

  据悉,我市环境空气污染,属于典型的煤烟型污染,严重影响城区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其次为二氧化硫。这些污染物主要是城区工地扬尘污染以及大量燃用煤炭产生的。

  “我市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PM10与PM2.5紧密相连,二者呈正比关系,PM10指数高,必然带来PM2.5数值增高。”我市环境保护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

  据了解,我市城区建筑施工、拆迁工程以及高污染排放车辆,是PM10的主要“贡献者”;发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也造成了PM2.5数值升高。

  我市环境保护局工作人员表示,从目前来看,相较于去年同期,雾霾天气提前到来,这给我市本就脆弱的大气环境,带来不小压力。

  针对可能造成雾霾天气的人为因素,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发文,充分认识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明确了今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目标,按照“调结构、促管理、搞绿化”的要求,多措并举,改善空气环境质量。

  感受 本地人习以为常 外来者不太适应

  10月30日上午9点半,刘丽(化名)带着3岁的儿子来到板桥广场玩耍。之前,她一直在云南居住,直到女儿到了上学的年纪,全家人才来到丈夫的老家聊城。

  她告诉记者,来到聊城的这一两年感觉很不适应,雾霾天气多,常常让她觉得呼吸不顺畅,喉咙干涩。

  刘丽的女儿还得了慢性鼻炎,到了秋冬季节,咳嗽得特别厉害,现在三岁的儿子也时常咳嗽。“这两个孩子以前都和我在云南住,那里空气质量好,蓝天白云的,那时他们的身体很好,现在却经常咳嗽,我特别担心这两个孩子的健康。”

  这两天,刘丽早上不敢带孩子出门,一般会等到八九点雾散了一些,她才会领着儿子出去走走,但不敢在外面待太长时间,一个半小时左右就会回家,“不敢在外面待太久,怕对孩子身体不好”。

  因为担心孩子的健康,她会做一些清肺的食物给他们吃。“木耳、梨水,这些清肺的食物,我经常做给他们吃。”

  老家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的李芸(化名),来聊城有十余年了。她告诉记者,漠河的空气很好,而聊城的雾霾天气让她有些吃不消。她说,去年的雾霾天气让她印象深刻,每天早上起来,擦车是她的“必修课”。“每天都雾气糟糟的,出个门一身的灰和土,去年秋冬季节,我每天早上起来都要擦车,手往车上一摸,一层厚厚的灰尘,特别脏,出门不戴口罩真受不了。”而平时喜欢锻炼身体的她,如果遇到雾霾天气,会选择在家锻炼,减少外出。

  相较于外来居民,聊城市本地居民对雾霾天气的感受并不明显。

  65岁的赵女士是土生土长的聊城人,对于聊城的雾霾天气,她已经习以为常了。她告诉记者,雾霾天气她也会有不舒适的感觉。“感觉呼吸不顺畅,憋得有些难受,总感觉这空气闻着有股味道。”她说,雾霾天气很严重的时候,她才会待在家里不出门,平时都会出门走走。“像今天这样的情况经常有,不算很严重,还是会出门。”赵女士说,她平时并没有戴口罩的习惯,“虽然呼吸有些难受,可我还是不喜欢戴口罩,觉得别扭。”

  10月30日上午,在金鼎商厦地下超市,记者看到有市民在挑选口罩。该市民告诉记者,她选口罩会选厚一点的,主要是考虑到冬天骑车时可以御寒,对于防霾并没有做过多的考虑。

  在聊城公园,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对于雾霾,多数市民表示,没有好的防护措施。有一部分市民称,在骑车时会戴口罩,但是平时出门却很少戴,即使戴口罩,也不会选择防霾口罩。

  成因 特殊位置难逃“霾”运 人为因素“添柴加火”

  今年以来,我市空气质量不容乐观,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据聊城气象台工作人员介绍,往年的天气监测,侧重于大雾天气,从今年1月份开始,霾被列为气象台的重点监测对象。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雾和霾虽然都使空气的能见度降低,但是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雾和云的本质一样,是大气中的水汽,但是它处于大气低层,相对湿度大于90%,是一种液态的物质。雾在水汽饱和、大气层稳定和微风弱风的条件下较易出现;而霾是一种凝结核,是大气中灰尘、化合物等形成的非水成物。纯霾的相对湿度小于80%。虽然雾和霾同为气溶胶,但二者的成分不一样。

  我们所说的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体,它的相对湿度在80%和90%之间。雾的直径相对而言较大,在10微米至20微米之间,戴一般的口罩就能起作用。而霾的直径小,一般在1至2微米之间,更细小的微粒直径可能只有0.01微米,极易被吸入呼吸道,引起各种疾病,一般的口罩对霾不起任何防御作用。另外,雾霾的颜色呈浅橙色、橙灰色或黄色,在聊城雾和霾大部分时间是同时出现的。

  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聊城市位于山东省西部,处于京津冀特殊的雾霾带上,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注定了聊城难逃雾霾天气。

  对于雾霾带,我市环境保护局工作人员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这就好比是一个旋风窝,我市就处在这个旋风窝里面,本地的雾霾不易扩散,周边地市的雾霾还汇聚过来”。

  从人为因素来看,造成我市空气质量较差的一个原因,是偏重的产业结构,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城市扬尘、机动车排气、城市生活源废气等。

  第一,我市作为山东省西电东输的基地,燃煤用量不断增长,往外输送电力较多,电力行业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第二,目前我市正处于旧城改造和新城扩建的过程中,建筑、拆迁施工工地较多,工地管理方式粗放,围挡和渣土清运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第三,缺乏有效抑尘措施,加之城区内多条道路维修改造工程,导致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恶化。

  另外,我市机动车保有量以每年25%的速度快速增长,机动车尾气加重了城区大气污染,而且黄标车污染严重。2012年,全市有黄标车7.5万辆,占汽车保有量的17%。

  好在利好消息频频出台,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忠林10月23日在调研环境保护工作时强调,各级各部门要瞪起眼、攥起拳,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抓好大气污染防治等环保工作,让聊城人民呼吸上新鲜空气,相关部门也已经针对上述问题出台了密集的治理措施,甚至具体到建筑工地必须要对施工的工程车每日冲洗……

  (杨帆 田纪康 胡惠清 陈敏)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