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二次创业十问之一:为什么是聊城的必然选择?

发布:2013-10-24 18:58:09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核心提示:

  举全市之力、汇万众之智。全力以赴实施好“二次创业”活动,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盼发展、求发展的意愿;事关全市东融西借、跨越赶超的发展大局;决定着聊城经济转型发展的高度和厚度;是重塑聊城“舟楫如云,帆樯蔽日”昔日辉煌的历史使命,是当今聊城的必然选择!

  一支静止的箭并没有力量,但如果置于拉满的强弓上,则可以伤人于百步之外;

  一片湖水看上去是静谧的,但如果决了堤口,则其汹涌奔腾之势可谓势不可挡。

  这一切事物表现出来的趋向和力量,谓之“势”。 天下潮流,浩浩荡荡,唯有谋势者方能站得高、看得远,高屋建瓴、纵横捭阖。当前,聊城的发展正如在弦之箭、决堤之水,“东融西借、跨越赶超”的大旗正在迎风飘扬,聊城跨越发展的大势已经不可阻挡!

  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当前我市正在实施的“二次创业”活动,正是聊城顺势而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之举,是顺应民心呼应民意的有力举措,也是将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的“东融西借、跨越赶超,建设冀鲁豫三省交界科学发展先行区”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的必然选择!

  (一)“能识大局者,方能谋大事;善观大势者,才能成大业。”摆脱聊城欠发达的帽子,就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二次创业正是源于对聊城当前形势和任务的全面清醒认识,是满足人民群众实现跨越赶超这一迫切愿望的内在要求

  自古,“谋全局者方能谋一域”。清醒地认识形势和任务,是推动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二次创业,是市委、市政府在充分审视聊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作出的决策部署,是对我市发展定位更高层次的诠释,符合全市人民群众盼发展、求发展的迫切愿望。

  敢闯敢干敢超越,方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在聊城跨越赶超的关键时刻,在全市人民迫切希望摆脱欠发达帽子的当下,二次创业正是推动聊城跨越赶超,实现全市人民“聊城梦”的一个支点。

  “在同一片树林里生长的树木,先长起来的树木会抢占生长的空间,等树冠将阳光完全遮挡住后,新栽的树苗会很难再生长。企业的发展也一样,如果不能尽快在行业内长成参天大树,再想迅速发展就很困难。”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峰海多次用这个生动的比喻来强调“二次创业”的重要性。

  “二次创业”于聊城而言,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选择。经过604万勤劳、智慧的聊城人民的艰苦努力,聊城市综合实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已经完全具备了“二次创业”的基础和条件。去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发展支撑不断增强,一批重大交通项目、产业项目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尤其是,在改革开放、攻坚克难、促进发展的过程中,历练出一支务实奋进的干部队伍、一支高效精干的企业家队伍、一支勤奋敬业的各类人才队伍。这些,为聊城今后的发展和“二次创业”的顺利实施创造了良好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综合内部、外部的环境,聊城实施“二次创业”已经迎来了最强的“东风”。 如果我们不能借风行船、乘势而上,错过了宝贵的机遇,聊城摆脱欠发达的帽子不知道还要再等多少年。

  ——从外部环境来看,聊城面临着“一区一圈一带”的重大历史机遇。当前,聊城由过去大家普遍担忧的“被边缘化”,一跃成为国家和全省重点区域发展战略的叠加区,具备了“东融西借、跨越赶超”的重大机遇。

  ——从内部条件来看,今年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的“东融西借、跨越赶超,建设冀鲁豫三省交界科学发展先行区”的目标任务,得到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拥护,全市上下细化了工作思路,拉开了发展格局,强化了工作措施,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起来,营造了全员抓投入、全员抓项目、全员抓招商的浓厚氛围,取得了跨越赶超的初步成效,形成了干事创业、拼搏奋进的大好局面。

  可以说,聊城二次创业已经“万事俱备”,而且借来了“东风”,已经搭建起二次创业竞风流的大舞台。每位企业家、每位干部职工、每位聊城人都要投身于“二次创业”之中,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为自己的人生创造新的辉煌。

  (二)“百舸争流,不进则退。”面对周边城市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对于聊城来说“慢进亦是退”。二次创业是审时度势应对激烈区域竞争,加快建设冀鲁豫三省交界科学发展先行区的正确抉择。

  在发展的滚滚洪流中,“不进则退”,甚至“慢进亦是退”。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掀起了新一轮的科学发展热潮,全国各地竞相发展如百舸争流。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赢得先机,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已经成为摆在全市人民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聊城要实现跨越赶超,就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取得的成绩,而是要与全省兄弟市和周边城市去比较、去比拼。近些年来特别是撤地设市十五周年来,聊城自己与自己比,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综合实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如果我们跳出聊城看聊城,就会发现,在近年来全省各市竞相发展的形势下,我们的速度明显慢了,已经感受到了空前的危机和压力。在全省经济的“大盘子”里,聊城的生产总值占全省的4.3%,地方财政收入占全省的2.6%,明显低于全省6%的人口占比,多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我们过去常说“前后标兵、后有追兵”,现在的情况是“标兵”越来越远,完全意义上的“追兵”已经没有了。

  快慢之间,先后易位;领先与落后,“几年河东、几年河西”。当前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大家都想转型升级,大家都在转型升级,就看谁腿快一步、棋高一着。在这样逼人的形势下,犹豫不得、耽误不得,放慢速度、放松节奏,就意味着放弃先机;稍有彷徨,稍有懈怠,就意味着被动落后。看到了危机,就应增强发展的紧迫感。二次创业,就是要在全市上下树立“危机就是战机”的意识,进一步坚定信心、迎难而上。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面对各地特别是周边市加快发展的竞争态势,我们既要有寝食难安的压力感,又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兢兢业业、夙兴夜寐地抓好各项工作,为全市跨越赶超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曾经,在聊城这片古老而文明的土地上,勤劳、质朴的聊城人民创造出了“舟楫如云,帆樯蔽日”的昔日胜景。如今,当历史机遇再次垂青聊城之时,我们能不能像先辈一样,再次创造聊城的辉煌呢?“别人是一个鼻子两只眼睛,我们不比别人少;别人一天吃三顿饭,我们一顿也不少吃。事情都是靠人干出来的,我们凭什么就干的不如别人了?”只要我们拼得上去、豁得出去,“头拱地”地实干、“争朝夕”地快干,就一定能打好“二次创业”这个攻坚战,在新一轮的区域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三)在经济学上,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有其必然规律。开展“二次创业”,正是市委、市政府基于对跨越赶超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把握而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着眼当前聊城发展大局,促进东融西借、跨越赶超的有力举措。

  人与人最大区别不是视力上的差距,而是视野上的差距。视力,是一种能力,是目之所及的远近、清晰;视野,是一种魄力,是知识与思想领域内超越现状之后,更广的眼界辐散与触及。在二次创业中,各级各部门、各位企业家也要努力拓宽自己的视野,去发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

  全国实现跨越发展的例子有很多:

  ——江苏昆山市的财政收入从1亿元到10亿元用了10年时间,从10 亿元到20亿元用了2年时间,从20亿元到40亿元仅用了一年时间;

  ——山东邹平县2003年刚刚进入全省30强,仅一年左右时间一举进入全国百强县78位;

  ——江苏灌云县2006年实现财政总收入仅4.01亿元,而2009年实现财政收入达25亿元。

  ……

  这些例子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有其共同的成长规律。虽然我们暂时无法与先进发达地区的区位优势和前些年积蓄的生产要素相比,但是要看到我们正站在一条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上,特别是近年来,一大批重点项目及工程的陆续建设,将对聊城今后乃至更长一个时期的经济增长形成强力拉动之势。在同样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是只触碰表面,还是透视深层,一念之间,丧失的可能就是发展的主动权。

  二次创业,是基于对跨越发展客观规律的清醒认识。实施二次创业,就是鼓励发动全市企业积极投身东融西借、跨越赶超,以“转调创”为方向,以市场需求为主导,以提高质量效益为目的,以加大优质高效投入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合资合作为手段,在现有起点上再出发、在现有家业上再创业,努力把企业的规模实力、科技水平、管理能力、产品档次和品牌影响力提升到一个新阶段,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企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翻番。

  实现跨越赶超的目标,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的奋力拼搏,更离不开各类企业的加快发展。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项目建设也好,招商引资也罢,最终都要落到企业这个载体上。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企业的跨越发展,全市跨越赶超就没有现实基础。在当前各级各部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已经充分调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的基础上,能否促进企业加快发展,直接关系到全市跨越赶超目标的顺利实现。

  (四)二次创业就是“转调创”,是聊城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一个“跳板”。二次创业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过去,而是突出企业提质、产业提标、城市提档,是通过“转调创”加快实现聊城发展模式真正转变的迫切要求。

  我们追求的跨越赶超,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跨越赶超,是以“转调创”为主攻方向的跨越赶超。二次创业也不是简单的重复过去的生产,而是聊城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一个“跳板”。

  实施二次创业、加快转型升级,是聊城实现新一轮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制约我们发展的主要问题,就是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能耗高污染重的产业比重大。这种局面如果不抓紧改变,不仅无法跨越赶超,甚至会导致发展步履维艰、难以持续。但是,仅在现有基础上“转调创”,既没有大的空间,也不符合跨越赶超的要求;只有推动企业二次创业,把“转调创”的要求贯穿在企业快速发展中,通过扩大优质增量进而实现“转调创”,才能最终取得总量扩展和质量效益提升的双赢结果。

  由产业低端向高端转调,这是一个必然趋势,更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素。济宁的如意集团长年专注于纺织主业,形成了从棉田、牧场到毛纺、棉纺、服装、印染、家纺的垂直产业链条,占世界顶级奢侈品服装面料20%的市场份额,年产西装1000万套。企业的发展充分证明,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产品,只有坚持创新不停步,企业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当前,在“一区一圈一带”的大背景下,聊城企业要积极对接上级政策和发展战略,尽快谋划建设一批符合转调创要求的、对全市经济跨越赶超有重要带动力的项目。

  实施二次创业,不能是简单的重复,应突出企业提质、产业提标、城市提档,真正转变发展模式,为加快建设冀鲁豫三省交界科学发展先行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大发展是小问题,小发展是大问题,不发展就是死路一条。”二次创业抓住了聊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决定着聊城今后经济发展的高度和厚度,是打好三年“进二争三”攻坚战的基础所在。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大发展是小问题,小发展是大问题,不发展就是死路一条。”二次创业,正是抓住了聊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我们来算一笔账。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确定了今后三年“财政翻番、进二争三”的具体目标。按照这一目标,到2015年要实际完成投入6000亿,这6000亿由四部分组成。第一块是金融资本,能投入1508亿;第二块是民间资本,能达到1458亿;第三块是向上争取,能完成500亿。第四块,招商引资,大约3200亿。从这四块看,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向上争取的主体都是现有企业,不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积极性,这3500亿元就不可能完成。另外,现有企业也是招商引资的主体和落脚点,招商引资3200亿元的任务,相当一部分也要靠发挥现有企业的积极性来完成。因此,企业二次创业决定着聊城今后经济发展的高度和厚度,是打好全市三年“进二争三”攻坚战的基础所在。

  面对二次创业的良机,少数企业家还在畏首畏尾,认为当前的外部经济形势不够好。其实,“外部经济形势好,是发展的机遇;外部经济形势不好,仍然是发展的机遇。”外地这些企业的发展轨迹,正好对此进行了印证。当前,各个方面对经济形势的普遍看法是,国际金融危机深度蔓延,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企业发展困难重重。然而,前不久市委、市政府组织考察团到烟台、潍坊等四市企业参观时,没有看到一点消极观望、驻足不前的痕迹,相反,大家强烈感受到的是危中求机、转型升级、大上项目、热火朝天的发展场景。南山集团正在建设的航空材料产业园,新上航空航天、船舶、核电、轨道交通、汽车用铝材等10个项目,总投资187亿元;华勤橡胶集团正在建设的意大利工业城,总投资300亿元,新上2000万套高档汽车轮胎等项目;魏桥铝电新材料公司的高精铝板带项目,总投资200亿元……这一切都再次证明: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加快发展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所在。

  开展企业“二次创业”活动,凝聚着市委、市政府的重托,承载着全市人民的期盼。全市企业和各级各部门要坚定信心,目标一致,同心协力,众志成城,努力夺取“二次创业”的新胜利,为聊城打好跨越赶超三年攻坚战,建设冀鲁豫三省交界科学发展先行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高文举 吴文立 赵宏磊)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