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聊城依托“一圈一带”打造旅游名城

发布:2013-9-21 11:10:55  来源:liaocheng.cc  浏览次  编辑:佚名

  随着我省“一圈一带”规划的启动,给聊城旅游发展带来了新契机。近日,记者从聊城市旅游局获悉,随着旅游经济结构和质量效益的改善,聊城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目的地形象初步显现。

  下一步,聊城将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十分丰富的优势,加大项目的谋划、包装和建设力度,全力推出一批有冲击力和吸引力的文化旅游项目。以四湖八河大水系建设为重点,打造水生活、水休闲、水经济的“水文化”旅游品牌,着力构建具有竞争力的“水文化”旅游目的地产品体系。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美丽乡村。

  聊城加入两大“文化旅游链”

  西部地区拥有孔孟文化、黄河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兵学文化、书法文化、红色文化等多种文化资源;历史名人辈出,名胜古迹众多,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开发潜力巨大。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中指出,依托京杭运河黄金水道,优化沿河港口布局,完善水陆联运功能,建设港口与邻河各类园区连接通道,推进枣庄、济宁、聊城、德州市的贯通联动。

  有效整合运河水系生态资源与文化旅游资源,建设一批特色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园区,提升运河旅游品牌,形成国内外知名的运河旅游带。

  文化旅游业,要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旅游开发与文化提升相结合、产业增效与文明传承相结合,着眼于提高核心竞争力,以齐鲁文化为根本,以旅游企业为主体,创意引领、内涵发展、品质立业,形成“文化特色+旅游集团”新路径。

  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生态观光、休闲旅游等。突出文化旅游特色,将同一类型的不同景区进行资源整合,打造特色鲜明的四大“文化旅游链”。

  四大“文化旅游链”分别是:儒家文化旅游链、水浒文化旅游链、运河文化旅游链、红色文化旅游链。

  其中,水浒文化旅游链,整合梁山、郓城、东平、阳谷等地相关资源,打造水浒文化旅游品牌;运河文化旅游链,以枣庄、济宁为中心,整合德州、临清、聊城等地相关资源,打造运河文化旅游品牌。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突出乡村文化特色和原生态保护,推进连片开发规模化经营,支持各地积极发展“沂蒙人家”、“泰山人家”、“圣地人家”、“湖上船家”、“黄河人家”、“水城人家”等品牌,打造“齐鲁乡村游、好客到我家”品牌集群。到2020年,乡村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达到25%以上。

  按照《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围绕做强“好客山东”品牌,以资源共享、市场共赢为目标,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壮大区域旅游联盟,推行旅游消费一卡通,形成内涵丰富、特色突出、网络配套、服务完善的国内重点无障碍旅游区。

  围绕各地旅游资源特色,集中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建设。聊城市南部新区开发项目和马颊河湿地温泉旅游度假区,已列入文化旅游业重点工程。

  策划东昌湖演艺、黄河八景项目

  目前,全市共有A级景区25家、星级饭店27家、星级餐馆19家。省级旅游强县3个、强乡镇8个、特色村6个、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1个。

  旅行社57家,旅行社分社33家,其中3A级6家。导游人员600多人,直接旅游从业人员5万多人。

  2013年上半年全市旅游总收入52.32亿元,同比增长18.1%;接待游客799.18万人次,同比增长12.55%。

  旅游业在实现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快速增长的同时,旅游经济结构和质量效益有了显著改善,二日游、三日游比重明显增加,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目的地形象初步显现,正在由旅游过境地向旅游目的地悄然转变。

  近年来,聊城坚持以挖掘历史文化为核心,建设完善了东昌湖旅游区、马颊河温泉度假村、运河博物馆、姜堤乐园、植物园、冠州梨园、景阳冈、狮子楼旅游区、阳谷千年古城、蚩尤陵、柴府花园等旅游项目。中华水上古城保护与改造、马颊河湿地温泉度假区、徒骇河世界运河博览园、盛世天湖生态科技园等一批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项目取得重要进展。

  另外,古漯河生态旅游度假区、北顺温泉会所、临清中州古城、景阳冈主题酒店、莘县平原森林生态区、高唐清平古镇森林休闲度假区、冠县万亩梨园三期工程、茌平金牛湖高星级酒店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目前,聊城正在策划两个百亿项目,一个是东昌湖演艺项目(水天佛乐),将曹植《洛神赋》、景阳冈、阿胶等融合,形成一个大型的佛乐文化度假区。一个是黄河八景项目。建设沿黄森林公园八个开放式景区,策划建设鱼蓝观音。

  为实现我市旅游度假区突破,结合南部新城建设,聊城将围绕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两大主题,以国家旅游度假区标准为依据,突出水文化、运河文化、养生文化等特色,打造有震撼力和诱惑力的现代化、高标准旅游目的地。

  整合包装二日游产品

  进一步打响“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生态聊城”旅游品牌,增强了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旅游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近年来聊城创新举办了各类旅游活动。

  今年,第二届“水文化”节已成功开幕,举办了中国首届国际微映像大赛、日月潭·水城情聊台经贸活动等一批高品位节会活动。充分利用节庆机遇,开展“贺年会”、“休闲汇”等活动,挖掘特色年节旅游产品,举办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掀起旅游和消费高潮,改善冬季淡季旅游市场。

  另外,每年举办“五一”文化旅游节和“十一”水城之秋休闲周,举办书画艺术节、梵呗佛教音乐节、梨花节、葫芦艺术节、樱花节、椹园采摘节、荷花园文化节等节庆活动,有力地提升了聊城的城市形象和旅游知名度,吸引了众多周边乃至远程游客,刺激了旅游市场持续走热。

  整合包装了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精华游、水浒文化游、阿胶养生养颜游、运河文化游、生态文化游等专项旅游线路。为充分利用国务院重点节假日免收小型车辆通行费政策,整合旅游要素,包装设计了“江北水城风情自驾七日游”精华产品,涵盖了全市各县(市、区)主要景区(点)以及住宿、餐饮、购物、自驾车服务等各类旅游实用信息。依照降低门槛、低价位行销路线,在整合各类旅游资源基础上,整合包装“水文化之旅”二日游产品。下一步,将整合包装涵盖我市市区精华的水上游和夜游水城产品,形成核心产品。在此基础上,精选一批景区、饭店、旅行社等食、住、购等旅游要素,合理编排主题线路,形成完整的二日游主打产品。

  区域联合谋求协作,积极融入全省“山水圣人”黄金旅游板块,打造济南赏泉、泰安登山、曲阜拜圣、水城休闲的旅游格局。加强与运河沿线城市合作,以运河文化等为纽带,与相关城市共同打造无障碍旅游区,不断深化与各协作城市的战略合作,实现了互利双赢。

  加快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咨询中心、信息中心及城市餐饮、购物街区、旅游交通、城市美化亮化和夜生活设施建设,提升了城市旅游功能。设置通往景区的交通标志牌,完善景区旅游厕所建设,提升景区旅游功能。

  围绕传统工艺,开发系列民间工艺品,并对传统的特色纪念品进行了创新和提升,整理了20类上百种具有聊城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充分挖掘地方特色餐饮文化,开发推出了“金瓶梅宴”、“水浒宴”、“江北水城宴”、“运河文化风情宴”等特色餐饮。

  打造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六大支撑

  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我市旅游产业有关规划,今后一个时期充分发挥文化优势,努力建设“运河文化大码头”,发挥水资源优势,构建以运河、东昌湖为重心的旅游大水系,实施“11646”工程:打造1个品牌,举办1大节庆,培植6大支撑,开展4级联创,整合6类产品。

  1个品牌即“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生态聊城”城市旅游品牌,抓好品牌延伸,统领项目建设、市场营销、产品整合、要素建设等各项工作,形成坚实的品牌支撑;

  1大节庆即“水文化”节,以“水文化”节为抓手,聚人气、热市场、促发展,深化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形成社会发展大旅游格局。首创国际水文化休闲大会(包括水文化国际论坛),通过几年的努力,逐步推出一批常态化的固定特色节会活动,促进节会活动产品化、项目化,形成可推介、可营销的成熟产品,打造国内知名品牌节庆;

  6大支撑即东昌湖旅游度假区、运河文化大码头文化体验旅游区、阿胶养生养心文化旅游区、马颊河湿地温泉度假区、水浒文化旅游区、古漯河生态旅游度假区,打造我市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六大支撑;

  4级联创即按照城市既为市民服务也为游客服务的理念,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强力推进国内著名旅游城市、旅游强县和省级优秀旅游城市(县级市)创建活动。加强与文化、城乡住房建设、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合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文化旅游小镇、旅游强乡镇、旅游特色村建设;

  6类产品即以“水之旅”为统领的旅游产品体系,整合包装城区精华资源,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形成水上游和夜游水城核心产品。在水上游、夜游水城核心产品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游客需求,推出水文化之旅、水浒文化之旅、运河文化之旅、鲁西红色之旅、黄河生态之旅、温泉阿胶养生之旅等“二日游”特色线路产品。在二日游基础上,逐步推出三日游等多日游产品。记者 刘敏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