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聊城“白马寺传人”要建博物馆

发布:2013-5-30 14:36:39  来源:liaocheng.cc  浏览次  编辑:佚名

lzb20130530a72c_副本.jpg

郑庆刚

    “南乡有座白马寺,西乡有个三教堂”是清代一句俗语,流行于聊城民间。这句俗语里的白马寺位于东昌府区朱老庄镇。

    岁月更迭,当年兴隆一时的白马寺已经荡然无存,只有大量残缺石件散落在遗址。

    郑庆岗,其父曾是白马寺师傅,解放后还俗。因此,郑庆刚成为“白马寺传人”。退休后,郑庆刚一直奔波,为的就是恢复白马寺,建一所博物馆,保护好白马寺宗教文化。

    传白马寺建于唐代 与唐僧师徒结下缘

    白马寺位于东昌府区朱老庄镇。关于白马寺的年代,没有详尽的记载,据传始建于唐代。

    从目前发现的石碑看,最早的石碑是刻于明朝万历五年(1577年),是一块完整无缺的石碑。这块石碑详细记载了重修白马寺山门事宜。最近,又发现了一块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的石碑。也就是说,至少在明朝万历四十五年前就已经有白马寺,并且在当时香火兴旺。

    白马寺始建于何时?白马寺的来历是从一个传说开始的。朱老庄镇文化站站长宋金龙说,据传白马寺建于唐代,曾名扬数百里,为一方百姓供佛祭拜的聚集地。有关白马寺的传奇故事在民间流传至今。在清光绪年间,百姓广为传唱的歌谣里就有“南乡有座白马寺,西乡有个三教堂”。

    传说唐僧师徒一路跋山涉水,远赴天竺国取回了经卷后,得到皇上极高的恩赐奖赏,并受唐王之托,派遣众多弟子开始在国内大力传扬佛教。有一次,两弟子沿京杭大运河北行,途中发现一片高地,生长着茂密的树林,所骑的白马戛然止步,任凭扬鞭催赶,白马再也不听使唤。无奈之下,二人只好在此拴马歇息。下马后,眼前的景象令他们为之一振,原来这里地势高亢,景色怡人,生灵活跃,是一处传教圣地。此时他们不约而同地双手合十,屈膝跪拜,两眼紧闭,连呼“阿弥托佛”,脑海里顿时浮现出香火缭绕,佛寺林立的情景。两位高僧便决定在这里建寺传教,说来也怪,未发现动一工一匠,三天之后,人们惊奇地看到,地面徒然立起一座气势辉宏,挂有“白马寺”匾额的寺院来。

    传说毕竟是传说,但在白马寺周围居住的老人回忆说,寺院里曾经有古槐,好几个成年人才能抱过来,“比聊城唐槐还要粗”。可惜,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古槐被砍掉。据推测,这个古槐有可能是白马寺始建时栽种的,根据老人描述,也有可能是唐槐。另外,在白马寺遗址西南角还有一口古井,据说有千余年历史,见证了白马寺的兴衰。

    南乡有座白马寺 西乡有个三教堂

    在白马寺遗址还发现一块残碑,这是刻于清朝宣统元年(1909年)的“白马寺皇醮会碑”。醮,是古代的祷神祭礼,僧道为禳除灾祟而设的道场,后来演变成乡村民间的迎神报赛活动。醮会,往往以庙命名,一般五年一大醮,三年一小醮,每年秋收后的小醮叫禾谷醮。分为搭坛、开坛、行香、行径、祭神等。醮主要内容是祭神,同时,在醮会上还有以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娱乐活动。

    据史料记载,举办较大型的醮会需要搭大棚、戏台、点天灯竹等,连续几天几夜,内容包括有扮饰巡游、沿途歌舞、祭神、烧铁铳炮、跳禾楼、演社戏、抢花炮、上刀山、舞狮子、舞龙、武术表演、斗牛、斗蟋蟀、斗画眉、斗鸡、猜灯谜、舞春牛等。家家还杀鸡祭神,很多民间艺术活动都可以在醮会上表演。

    白马寺醮会之所以勒石刻碑,说明当时的醮会规模很大,并且在周围有很大影响。

    清代,在聊城流行这样一句俗语:“南乡有座白马寺,西乡有个三教堂”。这句俗语恰恰证实了当时的白马寺香火旺盛,庙会集会众多,在周围有很大的影响。

    出生在白马寺 成为白马寺传人

    1951年,郑庆岗出生在白马寺东。当时的白马寺已经衰败,白马寺留给郑庆岗的童年记忆是,巍峨的大雄宝殿、苍劲的古槐、高大气派的龟驮碑。但遗憾的是,记忆中的白马寺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毁掉。

    郑庆岗的老家在泰安东平宋家庄,其父亲郑保民8岁时来到白马寺。白马寺了正法师非常喜欢他,从此,郑保民皈依佛门,并且跟随师傅郑姓,师傅除了向郑保民传授佛法,还向他传授医学知识。

    解放后,郑保民还俗,凭借自己从师傅那里学到的医学知识,在乡里常年为乡亲看病,并成为远近闻名的“老中医”。

    因为父亲曾是白马寺佛教徒,郑庆岗也出生在白马寺。因此,郑庆岗有浓浓的白马寺情结,他成了“白马寺传人”。

    作为“白马寺传人”,郑庆岗这些年一直在奔波,他唯一的愿望就是保护好白马寺的遗物,把白马寺宗教文化传承下去。

    想建一座博物馆 保护遗址文物

    在白马寺遗址,到处都是残损的石件。两只风化严重的石龟、雕刻着盘龙图案的碑帽、碑座、石碑、石窗等横卧在那里。

    郑庆岗告诉记者,白马寺遗址南北长128米,东西宽80米。当时的寺院北面和东南都有塔林。现在遗址保存有明朝天启元年的石龟两尊,明朝万历五年、四十五年石碑,另外,还有清朝嘉庆、道光、同治、宣统等年代重修白马寺的残缺石碑18块。碑座6块、雕龙碑帽5顶、石窗2个、古井1眼、还保存有明朝万历四十五年以来的10代17位白马寺祖师的祖谱和清朝道光、宣统以及民国、冀鲁豫边区政府时期的地契12件。

    郑庆岗说,目前,白马寺很多遗物散落在遗址上,风吹雨淋,损坏相当严重,仅存的几间老屋也面临坍塌危险。令他欣慰的是,建设白马寺风景区初步规划已经得到有关部门的回应。

    “我今年63岁,时间不等人,能尽快建一个博物馆,保护好白马寺宗教文化刻不容缓!”郑庆岗说。

(记者 于新贵)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