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聊城:器官捐献供求悬殊 旧观念仍是拦路虎

发布:2013-3-22 16:18:47  来源:liaocheng.cc  浏览次  编辑:佚名
聊城15岁男孩闫森在2003年3月14日晚,病情恶化,经两名死亡判定专家核实后确认死亡。在山东省红十字会人体器官专职协调员的见证下,成功获取两个肾脏、一个肝脏和两个眼角膜。一个肾脏在几小时后被送到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成功移植给了闫森的姐姐闫淑青,另外一个肾脏、一个肝脏和两个眼角膜分别在三家医院移植给了两名脏器衰竭患者和两名眼角膜病患者。成为全国首例旁系血亲心脏死亡人体器官捐献者,这也是我国自从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以来的第700位捐献者。  
 
    聊城人体器官捐献是怎样的情况?器官供求是怎样的情况?开展这项工作还存在什么困难?为此,记者采访了聊城市人民医院医务处副处长赵守国。

    成果   聊城器官捐献工作位居全省首位

    聊城市人民医院是全省10个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单位之一。虽然,这项工作起步较晚,但是,聊城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成绩斐然。

    据聊城市人民医院医务处副处长赵守国介绍,为了推进人体器官捐献工作,聊城专门成立了器官捐献协调员队伍,同时,建立健全了人体器官捐献行政主管部门,因此,这项工作在聊城得到积极推进。

    从2012年8月到目前,已经接受8例人体器官捐献,其中最大年龄61岁,最小年龄9天。

    这些捐献出来的器官,经过严格的审核手续,被及时移植到所需病人身上,挽救了不少病人生命。

    赵守国说,2010年,我国才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接受700例人体器官捐献。而聊城从2012年8月到目前,只有半年时间,已经成功接受8例人体器官捐献,这在全省位居首位,在全国也名列前茅。

    闫森捐献了肾脏、肝脏和眼角膜,成功挽救了5名病人,成为我国自从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以来的第700位捐献者。也就是说,目前,聊城人体器官捐献数量占了全国总数量的1%。

    矛盾   我国器官捐献量供求矛盾突出

    东昌府区王某,今年42岁,患有尿毒症已经6年,常年依靠透析维持生命。王某早在2009年,就住进济南千佛山医院,准备接受肾脏移植。但是,他和家人并没有配型成功,只有等待肾源。

    王某筹集了20多万元,等了半年,也没有等到合适的肾源,他只得返回聊城,每周依靠三次透析维持生命。躺在病床上的王某说,他有两个孩子,没有得病前,一家人依靠他外出开货车挣钱,自从得病后,家庭陷入困境。目前,他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尽快找到肾源,恢复健康。但是,现实是肾源遥遥无期。

    赵守国介绍说,中国每年有约150万的病人需要器官移植,700例人体器官捐献只是杯水车薪,器官捐献供求矛盾异常突出。

    1984年10月9日,两高四部等联合颁布实施《关于利用死刑罪犯尸体或尸体器官的暂行规定》,规定中明确,无人收殓或家属拒绝收殓的、死刑罪犯自愿将尸体交医疗卫生单位利用的、经家属同意利用的死刑罪犯尸体或尸体器官可供利用。

    因此,在以往很多人体器官的来源是死囚。但是,目前这种情况已经不多。

    一方面有大量病人急需器官移植,一方面器官捐献工作难以推动,使得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

    2010年3月,受卫生部委托,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启动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截至目前,人体器官捐献试点范围扩大至16个省(区、市)。2010年9月,国家成立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委员会和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其中,“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设在红十字总会。但是,截至目前,国家层面还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这是人体器官捐献工作的机制瓶颈。

    障碍   “入土为安”等旧观念仍是拦路虎

    赵守国介绍说,目前,很多需要器官移植的病人,特别是肾脏,往往在亲属中寻找适合的器官。原因是自觉捐献器官的人很少,器官捐献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入土为安”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观念,因此,病人一旦死亡,家属认为保持完整尸首是对故人的尊重,因此,往往不同意进行器官捐献。虽然,工作人员会细致地给逝者家人做思想工作,但说服家人的成功几率并不高。

    赵守国说,聊城在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上走在全省前头,在开展工作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他认为,虽然,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有一定难度,但是,只要探形成科学、公正、高效的人体器官捐献体系,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就会慢慢地得到社会的认可,并且参与到人同意器官捐献工作中来。 (记者 于新贵)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