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聊城“乡村放歌”成立六年 放歌乡村百余场

发布:2015-9-2 10:41:01  来源:齐鲁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演员与村民演出中进行互动_副本

演员与村民演出中进行互动

团队演出现场_副本

团队演出现场

  在刚刚落幕的山东省首届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大赛上,聊城一个名为“乡村放歌”的公益团队一举获得文化宣传和网络文明项目组别唯一一项金奖。至此,一直默默奉献的“乡村放歌”公益团队才进入人们的视野。

  乡村放歌”来了村庄热闹起来

  8月24日,聊城市“乡村放歌”的演员们来到东昌府区郑家镇郭家村演出,下午5点左右,村民们开始不断向演出现场聚集……

  夜幕降临,这个小村庄格外热闹,随着演员们一曲曲暖场歌曲的播放,现场气氛逐渐活跃起来。

  晚上6点,“乡村放歌”演员们的演出正式开始,从充满乡土气息的《大红公鸡毛毛腿》到感人至深的《母亲》……每首歌曲都接地气、贴近村民的生活,赢得村民们阵阵喝彩。这场演出,没有舞台,拉近了演员与村民们之间的距离,将欢笑送到百姓身边。整场演出持续了近两个小时,包括歌曲、相声、魔术、反串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

  记者了解到,“乡村放歌”青年志愿团服务项目成立于2009年,最开始只有3个演员、1个音响师,他们坚持进村表演,经过6年的发展“乡村放歌”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如今已经有90余名成员,六年的时间,“乡村放歌”团队拒绝商演,不吃老百姓一顿饭,走进郭闫村、邢庄、于集村、东靖村、连海村、孙堂村、杨庄等村庄,为村民们免费奉上百余场精彩的演出。

  队伍在壮大演员们“身怀绝技”

  在郑家镇郭家村的演出现场,16岁的郭子玉是“乡村放歌”团队的发起人靖德刚的学生,也是“乡村放歌”的铁杆粉丝,只要有时间,他就会跟着老师进村演出。而每次都是郭子玉的妈妈开车带他去演出现场。

  记者了解到,郭子玉目前就读于天津曲艺学院,学习相声、山东快书等曲艺形式,从初二开始,郭子玉受到靖德刚的启蒙就喜欢上了曲艺。作为家长,郭子玉的妈妈每次都会拿着DV把儿子的表演录下来。“孩子喜欢这些,我们作为家长也很支持,孩子跟着演出,也积累了不少舞台表演经验。”郭子玉的妈妈说。

  除了郭子玉,还有很多文艺爱好者加入“乡村放歌”团队,成为志愿者演员。杨国梁就是其中一位,他是聊城市开发区北城街道八里庄村人,非常喜欢唱歌,但一直苦于没有表现的舞台。在“乡村放歌”走进八里庄村时,杨国梁在大家的鼓励下登上了“舞台”。这次表演不仅鼓舞他加入了“乡村放歌”团队,还成了铁杆演员,每次义演必定参加。杨国梁有自己的“拿手绝活”,他能分别用男声、女声对唱,男声粗犷、女声温柔,被大家赞誉为“魔音阿梁”。

  演出团队名气大了之后,更多的爱好者、专业人士加入其中。义演内容不再是单纯的唱歌,陆续增加了相声、魔术、口技、舞蹈、反串、戏曲等形式。

  蹬着三轮进村 首次亮相受欢迎

  记者留意到,在郑家镇郭家村演出现场,从演员安排到音响布置,有一个人忙碌操持着,他就是演出“总导演”靖德刚。

  靖德刚是聊城八中的团委书记,也是一名音乐教师。谈到“乡村放歌”团队的成立,靖德刚告诉记者,这源于大家的“乡土情结”。“乡村放歌”的很多志愿者都是在农村长大的,对农村有很深厚的感情。

  2009年“乡村放歌”进行了首演,首次演出只有3个演员、1个音响师。靖德刚说,他的身边聚集着不少喜爱艺术表演的朋友。2009年,看到身边不少人以文艺表演的形式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靖德刚也想做点什么。当年3月,他向朋友王瑞海、杜广增、郭学磊提了这一想法,三人不但非常赞同,还一块商定了团队方向——到文化生活相对单一的农村去义务演出,并且取了个名字叫“乡村放歌”。

  在文化部门工作的王瑞海是一名专业的男高音歌唱演员,和靖德刚一样,擅长民歌演唱;杜广增是冠县武训实验小学的老师,比较擅长通俗歌曲演唱;小学教师郭光磊则是一名音响师,而且手头就有一套简易的音响。说干就干,他们找了一个周末,蹬着三轮车去了于集镇的郭闫村。到郭闫村后,4个人随便找了块空地,摆好音响就唱起来。预料之外的是,“首秀”大受欢迎,村民将他们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群众的喜爱激发了他们走下去的热情,最开始的几年,每到周末,他们便蹬着三轮车拉着音响去村里演出,后来有了摩托三轮车,最近几年,队伍发展壮大,有的志愿者开自己车义务接送演员、道具等。

  六年为群众免费演出百余场

  凡事贵在坚持,同样也难在坚持。六年中,“乡村放歌”团队志愿者们遇到了不少的困难。

  靖德刚告诉聊城晚报记者,团队面临的最大的困难在于百姓由于对“乡村放歌”不了解,而拒绝他们进村演出。

  然而,联系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靖德刚说,很多时候对于“免费演出”村支书抱有怀疑态度。很多村支书直接表示“我们不搞这个”,还有人怀疑地询问“你们来演出有什么目的”。靖德刚说,对于村支书们的顾虑他很能理解,现如今也有不少团队打着演出的名义进村,进村之后就开始推销各种商品。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困难。靖德刚说,最初,他们四人骑着摩托车进村演出,两辆摩托车,一辆摩托三轮,然而由于乡村道路难走,摩托三轮车出现了故障,大半夜地找不到修车店。直到次日凌晨两点,才修好摩托三轮车。

  面对如此多的困难他们是如何坚持下来的?靖德刚说,在南湖新城附近一个村庄演出时,他演唱了一首歌曲《父亲》,引起了一位大嫂的共鸣,大嫂久久紧握着他们的手,大嫂说孩子在北京打工,她去北京看孩子时听过这首歌;在嘉明工业园的一次演出中,一位80多岁的老大爷一直跟着他们跳,参与演出。演出结束后,老大爷围着他们聊了很久,原来大爷是位老红军,之前在部队会打八角鼓,他们演出的很多歌曲大爷都会唱……

  “老百姓看到我们都很亲切,没有距离感,这让我们感到开心快乐。”靖德刚说。

  团队获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金奖

  经过六年的发展,“乡村放歌”团队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演员之间互相传播,让“乡村放歌”团队志愿者不断充实,同时,各个村之间也口口相传,更多的村庄主动邀请“乡村放歌”团队来村里演出。对此,“乡村放歌”团队坚持“只要老百姓喜欢,您的一声招呼、一个电话,我们就来到您身边”的原则,聊城之外,济宁、德州、菏泽等很多外地村庄也打来电话邀请“乡村放歌”。

  名声大了,便有了商家想要给“乡村放歌”提供赞助,在演出过程中植入广告。为了保持“乡村放歌”演出的公益性,靖德刚婉拒了这些商家。靖德刚告诉记者:“我们也没多少成本,无非是油费和一点饭费,这些我们都能够自己解决,最困难的时候我们蹬着三轮车进村都挺过来了,现在日子比那时候好多了。”

  从最初很多人质疑“乡村放歌”团队,到如今主动邀请“乡村放歌”进村演出,“乡村放歌”团队收获的是百姓的信任,送出的是一份真诚的快乐。

  “我们拿了金奖!”8月20日,从山东省首届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大赛领完奖,返回聊城的第一时间,靖德刚就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了团队所有成员。靖德刚告诉记者,这个结果很出人意料,他们从来没想到自己会得奖,以前和今-地把这件事儿做下去。志愿者-己也收获快乐!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