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三十多年知晓真相 撰写长联深切缅怀

发布:2015-7-21 8:51:28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父亲当年亲手掩埋了荣连超烈士”

  82岁老人事后三十多年才知道真相,撰写长联深切缅怀

IMG_5230_副本.jpg

王连陟向记者讲述缅怀荣连超烈士长联。 记者 赵宗锋 于新贵 摄

  17日上午,面对来访的聊城晚报记者,东昌府区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82岁的王连陟拿出了他自撰并装裱的一副56字嵌名长联:“连锁抗倭,火海刀山,除匪虎穴龙潭,捐躯震鲁西,古运含悲咽,岱宗垂奠;超人殉难,哨营烈惨,隐骸和寨庙田,归梓息河下,荣庄供仰瞻,马颊驳湾。”

  这副长联,纪念的是东昌府区的革命烈士荣连超。

  1943年,34岁的荣连超牺牲时,王连陟才10岁。不过,说起荣连超,王连陟依然觉得和他很有渊源。

  这不仅是因为,荣连超生前是王连陟家的常客之一,更重要的是,当年荣连超遇害后,是王连陟的父亲王贵和,亲手掩埋了烈士的遗体。

  长期活动在敌占区 革命烈士一生传奇

  荣连超是谁?

  他虽然是我们身边的英雄,但其事迹,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

  荣连超,东昌府区人,1909年出生。1928年,19岁的荣连超离开家乡去天津打工。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和其他工友一起,走上街头,加入了工人游行行列,声讨日本侵略者的罪行。

  1937年,“七七”事变后,荣连超参加了当时洪涛领导的堂邑游击队。同年冬,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7年年底,他任该武装宣传队队长,随第一大队进行抗日救国宣传活动。

  1938年12月,荣连超被任命为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先遣纵队独立营营营长,在冠县、馆陶一带坚持抗日斗争。

  1939年10月,荣连超奉命率部到堂邑县协助地方开展工作。

  1940年下半年起,他历任莘县基干团副团长、莘县县大队大队长、军分区司令部军法处处长、军分区政治部敌工科科长等职。当时,为贯彻抗战统一战线的政策,他亲自主持开展驻堂邑县土顽部队的统战工作。

  1943年6月,荣连超奉命赴日伪杂牌军吴连杰部做策反工作,结果误入国民党顽固派齐子修、薄广三之手。面对敌人的酷刑,荣连超大义凛然,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6月5日夜,戴着沉着的脚镣手铐,荣连超被敌人活埋。

  可以这样说,荣连超长期活动在敌占区,为恢复和发展当地的党组织,不畏艰险日夜奔波,做了大量工作。他的革命历程,充满传奇。

  那么,这样一位英雄人物,是如何与王连陟一家产生交集的呢?

  家里成党组织“中转站” 他们一家与烈士结缘

  时光转回到1943年,那一年是灾荒之年。

  天灾之外更有人祸,在堂邑以北,临清之南,国民党顽固派齐子修、吴连杰伪匪司令,与聊城的日军遥相呼应,对百姓横征暴敛。

  在这种情况下,百姓大都外逃要饭,在家忍受饥饿的只是少数人。

  位于冠县柳林南两公里的后和寨村,是当时堂邑无人区的北边沿。王连陟一家,就生活在这个村子。

  当时王连陟的父亲王贵和家里有土地,王连陟的二大爷王贵荣家里干着木匠活儿。所以,家里不时有人来来往往。

  这些来往的人当中,就有荣连超。

  王连陟清晰地记得,当时二大爷告诉他,因为二大爷自己不识字,而王贵和有些文化,所以他常常把这些人领到王连陟家里。

  在党组织的熏陶下,此后,王贵和还把一些土地捐到了贫农组,也因此当过农会会长。

  一个时代背景是,当时党组织对伪顽进行统战策反工作,王贵和家此后成了地下党人进入伪顽据地的一个事实上的“中转站”:他们前往匪巢途中,往往经过这里,吃饭、休息。

  “他们到我家后,和父亲谈话、喝水、有时吃饭或去西屋里睡一会儿,天一黑就往外走了。”王连陟回忆说。

  家里人来人往,但当时王连陟还小,其实并不清楚这些人是干什么的,他也从不清楚,哪一个人是荣连超。

  三十多年后弄清真相 原来是父亲掩埋了烈士

  有一天傍晚,王贵和吃完晚饭就推着家里的小推车往外走,王连陟的母亲则整夜没睡着。10岁的王连陟,几次被母亲的咳嗽声吵醒。

  黎明时分,他无意中透过窗棂往外看,发现东面小矮墙外树底下,家里的小推车上,好像有一张席子裹着什么。

  王连陟好奇,就装着上厕所,走过去一看,发现里面是一具尸体,吓得他赶紧跑开。

  “说实话,此后很长时间,我都不敢往那个地方看。”王连陟说,那一天父亲早早吃了一点饭就推着车子走了。回来后就进屋和母亲说:“荣连超让人在后邵营给活埋了。我在二郎庙(他们村前的一座庙)扒的砖,把他埋葬了。如果有人问的话,就说是我茌平的朋友死了。”

  王连陟说,当时他在另一间屋子里,很细心地把这些话偷听了去,但从来没敢问过父亲是怎么回事。

  1976年,王连陟调到东昌府区八甲刘村工作。清明节那天,读高中的儿子回到家告诉他,今天没上课,去河下荣村给烈士扫墓去了,烈士名叫荣连超。

  王连陟一愣,连忙问儿子,烈士叫什么名字?儿子再次回答,叫荣连超。

  此后,王连陟回到老家问父亲:“你埋在咱二郎庙上的是河下荣的荣连超吗?”父亲点头。

  “我说,他还是烈士里呢,父亲叹口气说,三十多年了。我看他面色难看,眼圈湿润,就没敢再问。”王连陟说。

  此后,王连陟了解到,当时荣连超被活埋在吴连杰部军法处驻地的后邵营村,夜里被地下党人偷扒出来,交给了王贵和。王贵和用小车把烈士遗体推回家,此后掩埋在村里的二郎庙里。解放后,烈士遗体被移葬回家乡。

  2011年,聊城市为纪念建党九十周年,举办颂赞聊城市党员英模人物联墨展,聊城楹联学会发出163位人物事绩材料,并给成员分配撰写挽联的任务。王连陟一看,其中就有荣连超。

  此时距他知道真相,又过去了三十多年。带着对烈士的缅怀和崇敬,他撰写了一副嵌名楹联:“连环战斗,抗倭除匪,赴汤蹈火;超限操劳,忠党为国,取义成仁。 ”此后,他又亲自撰写并装裱了一副长联做中堂,也就是文章开头所说的那副嵌名长联:“连锁抗倭,火海刀山,除匪虎穴龙潭,捐躯震鲁西,古运含悲咽,岱宗垂奠;超人殉难,哨营烈惨,隐骸和寨庙田,归梓息河下,荣庄供仰瞻,马颊驳湾。”王连陟说,这副长联里包含了荣连超烈士的英雄事迹,其中更包括了他战斗和牺牲的几个地点。

  如今,这副长联就珍藏在他的家里,王连陟说,他要以此表达对烈士的深切缅怀。

  □新闻延伸

  他书写楹联缅怀先烈告诫后人

  本报讯  “牢记战争劫难日,珍惜和睦幸福时”、“七秩年前,烽烟弥漫,国家破碎,生灵涂炭,后车莫忘前车之鉴;廿一世后,华夏复兴,经济腾飞,百姓乐安,前事作为后事者师”……作为楹联学会成员,多年来,王连陟书写了大量楹联缅怀先烈,告诫后人记住那段悲壮的抗战史实,不忘国耻,并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今年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82岁的王连陟更是在前一段时间撰写了336字的七言古体诗《丧钟为谁而鸣》,来纪念1946年开始、1948年结束的远东军事法庭审判。王连陟说,那段历史充满血泪,也让中国因此觉醒,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烈士们用鲜血换了今天,我们应该倍加珍惜。

(记者 赵宗锋 于新贵)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