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水上古城新增多处新“井”观

发布:2015-1-29 10:06:22  来源:转载  浏览次  编辑:佚名
 
 

27日,记者在中华水上古城四条大街发现,最近的古城景观小品中,新增了许多井,现在楼南大街的商户们还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因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古城内的水井就无处不在。

  四条大街景观小品新增多眼井

  27日上午,记者沿着中华水上古城四条大街走过发现,沿街的景观小品中,新增不少“古”井:南城门楼以北、路东店铺的屋后,有一眼背靠特制坡顶挂瓦木架的石井;楼南大街路东也有一眼背靠木架而且左边放着木桶的石井;楼西大街路南还有一眼上面放置辘轳的石井等。

  据楼南大街商户、今年65岁的陈玉灿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古城里的井无处不在,街头巷尾有井,村前庄后有井,坑边有井,田间有井,“井自古就是人们的饮水之源,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陈玉灿是东昌府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堠堌熏鸡制作技艺传承人。他清楚地记得,50年前,他随父亲到古城串街叫卖熏鸡,那时候,古城内至少有十几眼井。“西花园街有三眼井。那里有一个大水坑,其东隔小路还有一个小水坑。大坑北面有一眼井;大坑东伸入水中也有一眼井,小坑东还有一眼井。”他说,老人们讲这三眼井都是古代官府花园(依绿园)里的遗存,原来供东昌府衙里的官员用水以及花园内浇花用水。清末以后,这里成为居民区,三眼井成为民用井。

    玉环井圣水井曾列原“东昌八景”

  清代两部《聊城县志》中,可知东昌府区原有许多著名优质井,见于记载的有隆兴寺井、圣水井、双井、玉环井、玉女井、义井、济众井和金井等。

  隆兴寺井在县志中称为“隆兴寒泉”,泉指地下水,就是井水。该井位于铁塔西约六米处,井口直径约一米。解放后仍然使用,附近住家通自来水后停用。至八十年代时井水干枯,九十年代逐渐被垃圾填没。

  闸北街南首路西、运河岸上,原有“双井”,泉清味甘。上有厚石板作盖,石板上有两个圆孔,两只水桶可以同时取水。该井俗称“闸口井”。因井离闸口桥很近,后来桥加宽加长,故址被桥压住了。

  东昌府衙西南神霄宫内曾有“玉环井”。神霄宫后来废弃,成为“清心庵”,晚清时有尼姑妙静、妙谛居住。这眼井在清心庵前院,由白玉石砌成井壁,故被誉为“古甃铺琼”,列入东昌八景。

  古城西北15里聊古庙(原叫高阳氏庙)前有“圣水井”,传说历史上逢旱年在这里祈雨比较灵验,故有“圣泉携雨”之说,也被列入东昌八景。此外的几眼井现在已经说不清位置。

  一条水沟南北两眼井却有苦有甜

  古城的几位老居民回忆,若论水质,西关井属第一。西关井水质纯净,味道甘甜。清代、民国时期,运水的推车、拉车昼夜不停,供应古城及东关茶馆、富户用水。解放初,城内机关、茶馆、饭馆和比较富有的居民都用西关水,六十年代以后取水的愈来愈少,1976年挖河修路时此井消失。本世纪初重新找出井口,稍后重修,并盖井亭。

  解放前,前菜市街中段路南有德香居茶馆,主人张德立,天天去街以南那眼井挑水,比近处的两眼井,多走半里地之远,因为南井水质甘甜宜人。

  小礼拜寺街有两眼出名的井。有副地方名联“河东河西两关爷,一穷一富;沟南沟北双眼井,有苦有甜。”后句说,小礼拜寺北头一条水沟的南北,有两眼井。南井甘洌,居民饮用,北井咸涩,用以熬盐。

  历史上,北坝豆腐使用运河之水。清末以来,运河水时常断流,村民开始使用井水。北坝做豆腐常用的有两眼井,村西南一眼,水微咸,可以食用;村南一眼,水苦涩,不饮用,但出豆腐多,质嫩。

  据一位文史研究者说,靠河临坑的井一般水质优良,因地下水源充足,受污染少;老城区、老村庄的井常常水咸、水苦,因长期有生活脏水下渗而造成。“自从自来水普遍使用以后,井便逐渐消失了。如今,遗存下来的井也成为景观了。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