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世界勤俭日鲜有人知 年轻人大多不会废旧物品再利用

发布:2014-11-1 14:33:39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你知道10月31日是世界勤俭日吗?闲置的衣服你是怎么处理的?不想背的包你是丢掉了还是送人了?买东西的包装盒你是随手一丢还是分类卖掉了?“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富裕,“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生活方式已经几乎不存在了。但近两年,“光盘行动”“无纸化办公”“变废为宝”等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提倡。现在的节俭,是对有限资源的珍视,和对过度浪费的抵制。

  世界勤俭日最早是在1924年举办的第一届国际储蓄银行大会上由意大利教授Filippo Ravizza提出并最终于2006年由联合国确立的。可是,到底有多少人知道这个节日呢?生活中,又有多少人会将废物重新利用呢?

  调查 九成以上的人不知道世界勤俭日

  到底有多少人知道世界勤俭日呢?10月30日,记者来到聊城大学和柳园路、东昌路进行了采访。

  在聊城大学,记者在食堂、教室和图书馆附近随机采访了20名大学生,只有两人知道世界勤俭日。对于闲置的生活用品怎样处理,12人称会送给自己的亲戚朋友,或者学校有捐助活动时捐赠。8名大学生称,如果没有捐赠活动会将闲置用品直接扔掉。大部分表示只有废品收购人员来学校时,才会将废旧物品分类卖掉,自己不会将废旧物品送到收购站。

  张志成是聊城大学大二学生。前段时间学院开班会,提倡大家利用世界勤俭日办活动,张志成才得知还有这样一个节日。张志成告诉记者,自己不穿的旧衣服有的会用来做抹布,有的会送给别人。平时来学校收购废旧物品的也都是收购纸制用品,很少有收购衣服和鞋子等生活用品的。

  在柳园路和东昌路记者进行采访时发现,竟无一人知道世界勤俭日。年轻人的生活用品比老年人的生活用品更换频率要高,大部分年轻人会将自己的旧物品直接扔掉或者送给父母使用。几乎所有老年人都会将生活垃圾和废旧物品分类卖给废品收购站。

  “现在到小区内收购废品的人少了,自己去废品回收站卖又觉得挺麻烦,平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才好,如果有人定期到小区收购,去送给需要的人,那就太好了。”市民郭女士告诉记者。

  现状 年轻人多不会废物利用 老年人更注意节约

  24岁的魏女士是一名白领,她告诉记者,闲置的生活用品她一般都是直接扔掉,不会将废旧物品再利用,第一是因为自己做的东西没有商场里买的好看。第二是没有时间,还不如把改造旧物品的时间用来做其他的事情。闲置的鞋子和衣服她就扔到地下室,有农村老家亲戚来就让他们带走,如果累积过多她也会扔掉。

  42岁的郭玲女士是一名家庭主妇,家中有两个孩子需要照顾,平时就是接孩子上下学和做家务。郭玲称,改造废旧物品太浪费时间,还不如直接去商场买方便。“现在商场里卖的东西丰富多样,买什么都很方便,废旧物品我都是直接扔掉。”

  聊城大学退休教师刘道杰今年74岁了,生活中他是一名很节俭的人,洗完菜的水会用来冲厕所,洗衣服的时候会在洗衣机的排水管下面放一个水桶用来接水方便拖地用。“这件衣服穿了十多年了,没有坏掉就继续穿。我们这代人,都是从旧社会过来的,现在的年轻人主要是没吃过苦。”刘道杰说。

  特例 废旧物品可以改造 做成装饰品真漂亮

  赵燕今年24岁,是聊城大学研究生在读学生。她是一名心灵手巧的姑娘,房间里有许多好看的小饰品,令记者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好看的小饰品是都她自己用废旧物品改造的。

  赵燕最先萌发将废旧物品改造的念头是上高中的时候,那时候她有一件非常喜欢的衣服,不仅布料质量好而且还特别漂亮。不能穿了,觉得扔了可惜,于是就剪了做成很多漂亮的小蝴蝶结。后来这些漂亮的蝴蝶结有的用来做了发卡,有的贴到了书橱或者墙壁上。

  赵燕告诉记者,鞋盒可以剪成喜欢的形状,然后用漂亮的包装纸贴在上面可以制成美丽的收纳盒,不用的手套可以做成简单的小兔,不穿的衣服可以做成购物袋。废旧的背包也不要扔,还可以做成漂亮的笔袋。

  在赵燕的书橱上面有许多透明的瓶子,她说那是喝饮料剩下的,把外面的包装撕掉,然后把自己折叠的星星放在里面就成了非常漂亮的装饰品。“我妈经常说我,什么东西都要留着,其实,这些东西我都还有用。”赵燕说。

  (见习记者 戴海亭)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