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一岁半男孩患先天听力缺陷 人工耳蜗20余万愁坏一家人

发布:2014-5-9 18:46:17  来源:聊城新闻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不幸 男孩患先天听力缺陷 听不到声音

  5月6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双力路小浩然家中。见到记者进来,“浩然,叫叔叔!”妈妈刘双对他大声说道,但浩然没有任何反应,直到妈妈用手拍了他一下,他才回过头来看了看记者。

  “孩子出生后,医院检查各项指标时,就发现孩子听力不正常,当时医生说有些孩子会出现这种情况,但过段时间会恢复正常,让我们等孩子满月后再检查。但后来的几次检查发现他的耳朵有问题。”刘双对记者说,2013年1月小浩然出生,2013年8月份,丈夫王绍军带儿子到山东省立医院检查,发现儿子患有先天性听力缺陷。医生告诉她,小浩然的这种情况,助听器根本不起作用,只能通过做耳蜗手术孩子才能听到声音。但手术费用需要大约25万元,这对于他们这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刘双告诉记者,他们是莘县妹冢乡大王庄村人。王绍军原来在烟台市一家食品加工厂打工,刘双在一家电子厂上班,两个人每个月工资加起来4000多元,随着结婚生子,家里几乎没有积蓄。为方便治疗和赚取治疗费用,她和孩子的爷爷奶奶在双力路一家煤场打工,并在附近租住了两间平房。

  意外 父亲外出打工挣钱却突患精神分裂症

  为了给小浩然凑手术费用,刘双早早地给儿子断了奶,把他放在老家让爷爷奶奶帮忙照看,自己和丈夫返回烟台打工。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在烟台打工期间,王绍军患上了精神分裂症。2014年2月27日,被家人接回聊城,送往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治疗。

  记者了解到,王绍军今年30岁,平时身体很好,精神也很正常。“可能是为了孩子的病,愁得……”王绍军的姐夫对记者说。

  5月6日上午11时许,记者跟随王绍军的家人来到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正值病人吃饭时间,看到家人来看望他,王绍军流下了眼泪,一直在询问孩子的情况。

  该医院一位医护人员告诉记者,目前王绍军的病情已经有了明显好转,再经过一个多月的康复治疗,应该能够出院了。

  丈夫突发意外,刘双只好辞去工作,跟着丈夫返回老家。失去了经济来源,在老家以种地为生的小浩然的爷爷坐不住了,为了给儿子和孙子看病,67岁的老人来到聊城打工。

  困难 为给孙子治病 67岁老人边打工边捡废品

  双力路在周边物流公司带动下,人声鼎沸,车流不息。穿过滚滚车流,记者来到双力路北侧七里铺煤场,小浩然的爷爷就在这家煤场打工。

  小浩然的爷爷王银珍今年67岁,以前一直在家中种地,如果不是孙子和儿子接连出现意外,他也该在老家安享晚年了。

  记者来到这家煤场时,王银珍老人正在装煤块,准备给客户送货。王银珍告诉记者,每天忙的时候,他要装近两吨煤,再用三轮车给客户送去。

  除了每天的正常工作,王银珍还有一份兼职——拾废品。王银珍说,家中原本就没有多少积蓄,这个时候,儿子又精神失常,无法打工赚钱,家中的担子一下子落到他身上。“晚上经常睡不着,看到附近有一家废品收购站,我就有了捡拾废品的想法。”王银珍说,为了不耽误白天的工作,每天凌晨四点就起床。

  王银珍说,无论多么困难,他都会坚持,为了尽快让孙子听到声音,像正常孩子一样喊他一声爷爷。

  愿望 盼有好心人帮助,让孩子过上正常的生活

  “医生已经确诊就是听不见了,除非移植人工耳蜗,那么小的孩子……”刘双说着说着有些哽咽。

  刘双说,每次看电视,由于听不到声音,孩子一直用手指着电视机,眼神里流露出对新事物的渴望。

  “等孩子的爸爸康复出院后,我们会尽力创造条件,让孩子像正常孩子一样学习和生活,希望好心人帮帮我们。”刘双说。

 (记者 张克志)

 

 

 

 

 

 

分享到: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