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聊城留美青年主导Google寻人平台上线全程

发布:2013-5-7 14:52:38  来源:liaocheng.cc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张涤凡_副本.jpg

张涤凡在研究生毕业典礼上。图片由张女士提供。

    4月22日11点56分,百度宣布其寻人平台已经整合百度贴吧、搜狗、360及一淘等平台寻人信息,并承诺当天内完成对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数据的整合。

    此时,距离举国关注的雅安芦山地震不到52小时。当晚10时,搜狗宣布打通12个寻人平台数据。

     除了运营商之外,央视亦于22日宣布,其寻人栏目将与央视网、百度、360的寻人平台打通,为这一成功率最高的平台拓宽数据来源。

    在天灾面前,中国互联网达成范围最广、速度最快的一次联合。

    抛弃门户之见,他们的这次联手迎来诸多赞誉,也为自己加分不少。

    不过,如果说这一切源于一位聊城小伙子的努力,你相信吗?

    看到地震消息,他回家就行动起来

    因为网络,世界显得特别小。

    4月20日早晨,当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级地震时,远在美国洛杉矶的Google工程师张涤凡正在Five Guys 汉堡店吃汉堡。看到地震的消息以后,他急急忙忙吃完剩下的半个大汉堡,在洛杉矶下午6点钟的大堵车中,一路超车加塞回到家里,并在评估了灾难的严重程度后,向Google危机响应小组发出请求,上线针对四川地震Google寻人服务。此时,约为北京时间9点到10点之间。

    就在当天,张涤凡在聊城的母亲张女士出席一次送别友人的宴会时,从一位同学口中得知了地震的消息。在当天和儿子的例行通话中,张女士想把地震的消息告诉儿子,结果发现当天儿子特别忙。匆匆说了几句话便挂断了电话。

    事后,从网上相关报道中,张女士才知道,儿子和一个小组协作,主导了雅安地震Google寻人平台的上线全过程。

    再和儿子通话时,她就此事追问细节,儿子没细说,反而说,这不是很正常吗?

    事实是,就在地震刚发生几个小时后,Google就启动了危机处理小组,并推出了搜人平台“Person Finder”,然后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传播,发布速度远超百度、新浪微博、搜狐、搜狗和360等互联网公司的“寻人平台”产品。

    虽然没告诉妈妈当时是怎么回事,但张涤凡在社交网站知乎上回忆了当时的过程:

    回到家里,抓紧连接了 VPN(虚拟专用网络),拨回公司,开始研究 Crisis Response (Google 的一个团队名称)的应急预案。根据内部指标计算出了一个代表紧急程度的值,然后发出了一封到 Crisis Response Team 的邮件,并建议上线 PF(“Person Finder”的缩写)。很快,给力的同事和我取得了联系。过了一会儿,另外几个华裔同事也和这个小组取得了联系。

    由于之前有一套良好的应急预案,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在确认了死亡人数以及受困人数之后, Crisis Response Team 做出了开放  PF 的决定,但是我们不确定在中国是不是可以访问到这个页面,因此请求大家帮忙测试一下。很快,大家给出了很有用的反馈,我也将反馈的内容翻译给了相关负责同事。

    至于参与人员,大部分都是志愿者,有华裔,也有美国人借助 Google 翻译提供帮助。我不清楚是否有参与2008年汶川地震危机响应的人员参与,但是我知道,不管是哪一个 Googler(Google人),他都会做出一样的事情的。

    是的,Person Finder 是准备好了的东西,有需要的时候就可以上线。

    至于为什么这么快——这是大事儿,海外同胞很多都很关注国内的新闻。远在异国他乡,能为中国做点什么?也就只能做这些了。

    Google为四川地震开放寻人服务的消息由此在微博上扩散开,两个小时后,Google中国正式宣布寻人服务上线。

    Google寻人上线后,失踪者亲友和失踪者本人可以借网络进行异步、异地的联系与平安告知,救灾民政部门亦可根据信息进行辨识和搜救工作。此外,借助早已成熟的开放技术,Google免费发放寻人平台嵌入代码,任何网站均可在显著位置嵌入Google寻人服务。这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本地化和覆盖范围的问题。

    在雅安芦山震灾当天,除Google外,国内搜狐、百度、新浪微博等公司或产品先后上线了自己的互联网寻人平台,并在此后迅速抛弃门户之见完成了整合,给那段哀伤的时间涂上了一抹亮色。

    他其实从小就是个有主意的人

    5月3日下午,在城区湖南路一家工厂内,谈到这件事,张女士觉得很欣慰。在她看来,儿子参与寻人平台的制作过程本身没什么可骄傲的,因为他从事的就是这份职业。她高兴的地方在于,通过这件事,让她发现,儿子的社会责任感在日益增强,能想着为社会做点事了。

    张女士说,儿子5周岁就上了小学,10岁上了初中,16岁上了青岛大学,一直都是班里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始终处于被照顾的状态,现在,儿子确实长大了。

    在大学里,张涤凡学的是化学专业,不过,去美国陶森大学读研时,张涤凡换了专业,学的是信息安全。

    其实,这种改变一点都不奇怪。

    张涤凡的父母常年做外贸生意,父亲张先生经常出国,对新事物了解得较多。按张女士的说法,1995年,她家就安上了网线,是我市当时为数不多安装家庭网络的人家。儿子当时5岁,已经开始接触电脑。他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对电脑的痴迷。

    张女士说,因为工作及思想观念的原因,他们对儿子一般干涉不多,常常是什么事都由着儿子的性子来。很快,他们就发现,儿子开始背一些UNIX 命令等东西,电脑也被他拆拆装装,倒腾了好几遍。按照张先生的说法,在儿子10岁的时候,他公司电脑的网络维护已经可以交给儿子去做。

    张女士说,从小到大,他们对张涤凡的个人兴趣一直比较尊重。没强迫过他写作业,没让他上过兴趣班和补习班,只是在他成绩明显下滑的时候告诫过他几次。然后就发现儿子落后的单科成绩就像“弹簧”一样冲到前几名。而在父亲张先生眼里,儿子从小爱看书、爱旅游,每到假期,他都带儿子去外地转转,儿子会从各地的书店抱回一摞摞的书。

    后来学业渐重,张涤凡可能也知道父母不再允许他看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书籍,便把自己偷偷订的电脑类报刊的邮寄地址改成家门口的书报亭。每当刊物来了,他放学回家后再跑到书报亭把刊物拿回家。

    这种小“伎俩”不可能瞒太久,张女士说,他们后来知道后,理解了儿子的苦心,因此只要儿子成绩说得过去,他们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凡此种种,可以证明张涤凡其实从小就是个有主意的人,张先生说,当时在青岛大学学化学专业以及之后去美国读研究生包括改专业,都是张涤凡自己作决定的。其间办理的各种手续,也都没让父母插手。

    Google公司面试并没有脑筋急转弯题

    在美国陶森大学,张涤凡用15个月修完了原本27个月才能完成的研究生课程。

    2012年5月份,张女士去美国参加了儿子的研究生毕业典礼。据说,在美国,孩子的毕业典礼是为人父母不可缺少的两大重要仪式之一。

    2012年6月11日,张涤凡去参加了Google公司的面试,那已经是进这家公司的最后一道关。

    张女士说,儿子此前是被猎头相中,介绍参加Google公司招聘考试的。先前已经经过严苛的几道关,包括有人突然打来电话,让你一边听着电话,一边即时完成某一程序的制作。

    这次面试的过程是怎样的?张涤凡是如何打动评委的?因为有保密协议,外人没法知道。

    张女士说,因为陶森大学在美国也不是排在前几名的名校,她和儿子其实此前也没抱太多希望。

    在5日下午的邮件交流中,张涤凡告诉记者说,可以透露的是,面试的内容面向技术但不局限于技术,只有技术过硬而且有自我管理、时间管理的能力才可以通过面试。面试过程中并没有外界传言的脑筋急转弯题,因其不能真实反映面试者的实际能力。

    就在研究生毕业典礼结束后,张涤凡还收到了陶森大学的博士录取通知。不过他的导师告诉他,博士未来还可以读,当下应该做的,是去 Google。

    张女士说,儿子现在属于系统工程师。用非专业人士能理解的话来描述,可以认为他在负责确保大规模系统的稳定运行及开发应用,以确保其稳定性。

    在发给记者的邮件中,张涤凡说,到Google后,他的感觉是,更能够接触到最新的技术以及最前沿的思想了。这家公司留给他最深的印象是各方面的规范化。“从专业方面来说,编码规范是我见过的最细致的,也是最人性化的;从管理方面来说,非结构化的(hierarchical)管理方式以及避免微管理(micro management)带来的生产力的提升是远超过其他任何方面的。举一个例子,在 Google,经理存在的目的是为整个 team(团队) 争取更多的资源,以便利工程师完成工作,以及协调各 team 之间的工作,而不是事无巨细地管,而后者对于高层次人才来说是创新的杀手以及提高生产力的主要障碍,因其不能提供高层次人才为完成日常工作而需要的足够的创新空间。”

    此外,让他印象很深的是,进入这家公司的都是对这份工作非常热爱的人。以至于他把这种感受告诉了自己的妈妈。

    对此,在邮件中,张涤凡说,Google 的招聘原则是招聘对公司有价值的员工,而不是对某一个特定职位有价值的员工,在Google,我们改变了许多……在Google,没有人是寻求一份工作,他们正在寻求一个职业。

    对于儿子的现在,张女士的感受是,儿子长大了,从事着自己热爱的工作,不过对穿着还是不太讲究。最近一次她去美国看儿子前,儿子甚至要求她去香江大市场捎两件衣服。这倒不是因为儿子工作太忙。张女士说,Google公司很少加班。

    张涤凡在邮件中也说:“我们几乎不加班,因为加班直接反映了生产力的低下,以至于无法在正常的工作时间内完成既定的工作,这说明或者员工本身的生产力过于低下,不适合当前的岗位,或者任务量太大,对于正常的员工来说是超过合理负载的。”

    谈到自己的未来,张涤凡说,目前中长期的规划是了解美国科技领先的根本原因以及中国科技行业目前的不足之处。

    (记者 赵宗锋)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