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聊城信息港 > 资讯中心 > 聊城新闻

聊城九旬老人图说朱府大院

发布:2012-12-3 22:39:06  来源:liaocheng.cc  浏览次  编辑:佚名
近日,古城老居民、93岁的朱成德先生在绘制祖宅、聊城著名望族大院——朱家大院的平面图,欲委托记者交给古城保护与改造的相关单位,以供恢复古城历史文化之遗迹作参考。

    回忆:花木点缀诸楼间门楼壮观甲古城

    “我家的整处宅子,占地近20亩,堪称清代聊城的第一大院。”朱成德老人平缓的语气中带着自豪与骄傲。

    朱府大院位于东昌古城楼北大街路西、袁宅街路北、道署东街以南及文明街以东的区域内,大院分三个自然院落,又浑然一体。

    依照家族三支,朱家大院自东向西分别设有“箴我堂”、“奉箴堂”、“敬箴堂”三座院落,长支“箴我堂”位置居中、居左的为二支“奉箴堂”,三支“敬箴堂”则居西。

    三座院落各有大门,其中尤以中间一对最为壮观,其上有古式门楼并镶有精美纹饰;门额悬匾,分里外两块,上书“世进士第”和“传胪”几个大字;外有照壁,壁后为辟花园(又名“南园子”,后荒废为广场)。

    步入“箴我堂”院内,座座砖瓦房屋,前有抱柱厦檐,下有青石台阶,其中最突出的是规模恢弘的五间楼房和两座大厅。

    “此外,我们朱府大院还有住房数十间,以及宗祠、厨房、仓库、储藏室、磨屋、马厩等多式房舍,宅院内更有各色娇艳花卉、葱绿树木点缀其间。”朱成德慢慢咀嚼着往事。

    溯源:平阴走来落难才子 肩挑着担手拿着书

    “明末,我的祖先朱鼎延与他母亲一起,肩挑行李、书籍,从平阴逃难到聊城。他发愤读书,于崇祯十六年(1643)中进士,清初担任礼部主事,后升至工部尚书。祖先虽身处逆境,但其不甘沉沦的意志却积极影响了我们后人,使得我们朱府世代有高科,辈辈出进士。”93岁的朱成德缓缓话出家世渊源。

    朱家最早定居于古城西的高庄,后置宅于楼北大街路西的袁宅街,自朱鼎延开始,朱府内的朱辉珏、朱续志、朱崇庆、朱学笃、朱学篯等人先后高中进士。

    朱成德说,清代有一位文人曾如此赞誉他家:“父子祖孙同登乙榜,兄弟叔侄并列甲科。”

    正因朱家高科不断,其家业才得以日益增大,而朱府大院也成为当时显赫一时的豪门贵府。

    传扬:御史参奏曾国藩 尊号叫作“朱锅锅”

    “我的曾祖朱学笃是咸丰九年(1859年)二甲第一名进士,他先后担任过湖广道监察御史、浙江道监察御史、宁夏知府等职。”

    朱成德说,曾祖朱学笃担任御史期间,曾参奏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说他晚年不思进取,“曾祖直言敢谏,不惧权威,连蒙古亲王僧格林沁都曾说过惧怕他的话。”

    朱学笃晚年居家期间,为地方公益做过很多善事。光绪四年(1878),东昌大旱,朱学笃慷慨捐款,放赈施粥,救活了许多病饿交加的贫民;光绪九年(1883),黄河破堤,东昌危机,朱学笃带头捐款,亲赴险堤,领导民众保护了护城堤的安全,使全城百姓免遭灭顶之灾。

    朱学笃虽家道殷实,然而生活并不奢华,他喜食粗粮,爱饮高粱粥,所以被人亲切地称为“朱锅锅”。

    没落:未能与时俱进 成为百年遗憾

    “我祖父朱正履是清末拔贡,清廷欲保送他公费留学日本,他却不感兴趣。”朱成德说,他的先人朱名昇曾研习西医,有一个德国牧师欲带他到德国深造西医,遭到他的拒绝,“无视社会发展变化,不能积极进取,或者是朱府衰败的原因之一。”

    据原住古城西北隅、78岁的老居民王同丰介绍,朱家大院在民国后期已显破败,朱家人也纷纷避难流落他乡。1949年8月,平原省成立,中共聊城地委随之成立,址设原朱家大院。

    “文革初期成立地革委,依然在这个院子里,1972年地革委迁至新区东方红路(今东昌路)北侧。后来,这里又驻进地区交通局。”王同丰说,朱家旧房在被用作机关大院期间,已陆续被改建。

    绘图:盼复原大院展家史 展昔日辉煌示后人

    朱成德老人在阅读报刊消息时,留意到古城保护与改造规划中,有注重历史上有迹可查的故居或大院,建成叶家、朱家、蔡家等民俗宾馆的意向,为使大院的恢复有据可依,老人用颤巍巍的双手细腻绘出昔日朱家宅院的面貌。

    “朱家有过辉煌历史,我的先人曾于自己的职位作出重大贡献,这些贡献史书有记载,民间更有许多传说。但愿古城改造中能利用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源,恢复此处大院,让人们来到此处,通过参观引起对朱家历史的回顾,更让朱氏先人的事迹和精神影响后来人。”朱成德最后感慨地说,这也是他有生之年的最大愿望了。    (延晓平)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Copyright © 2003-2009 liaocheng.cc All rights reserved.